污泥处置,污水、固废处理工程中的沉疴旧疾,环保行业进程中一抹挥之不去的痛。2022行至终章,2022年污泥处理行业累积下来的经验绝对是绕不开《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
一、2022年污泥行业发展浅述
浪潮堆叠高进,污泥已成“环保主角”
从“十三五”时期的“水十条”到“十四五”头一年发布的《“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尽管面向污泥处理的路已经大幅拓宽,但也可以看到,污水处理的“风头”还是要略胜污泥一筹。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开局,这种大局势没有改变。相关工作人员也认为,十八大以来,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虽显著增强,但“重水轻泥”现象仍未有根本性的扭转,污泥安全稳定处置成为了制约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
2022年,在《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正式出台后,污泥行业终于也算找到了可以追随的“正主”。也可以说,在这份面向污泥的重要文件出台之时起,污泥行业才“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泥水并重”的新时期。
该文件针对污泥处理,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有效推广。而就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文件要求重点从优化处理结构与加强设施建设两方面延伸开去。
挤进“第一梯队”,污泥“第二春”回归
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在反馈督察情况的时候指出了地方不少问题,其中污泥领域的短板问题不少、缺口较大。北京、天津、浙江、河北等省市均曾在环保督察工作中被指出有关污泥处理不当的问题。
方向有了,目标明确,结合目前污泥处理的现状来看,业内普遍认为——如何打通污水处理的“最后一公里”,为污泥处理寻找安全环保可持续的出路是业界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此,业内环保企业的动作变得积极起来,给出了不少污泥处理多样化的思路、方案。中持股份、北控水务等覆盖污泥处理业务的环保企业均不止一次表示,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推动技术、产品工业化、市场化应用。
项目技术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本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瀑落式回转窑制备陶粒轻骨料技术、燃煤电厂污泥干化焚烧处置集成等技术入选国家工信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
行业标准方面,国家于年中施行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及污染土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且刚刚结束了两项污泥协同处置厨余垃圾相关标准的征意工作,此外,2022年累计发布的污泥相关标准10余项,环保在线汇总如下(如有缺漏,欢迎补充)↓

总结来看,污泥资源化利用正在步入正轨,企业创新、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纷纷进入加速段。从政策及标准化进程来看,污泥干化焚烧利用、土地利用等仍是行业主流处理手段,污泥资源化的技术路线则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二、2023年发展展望
正式进入“十四五”的第三个年头,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俗称“四化”)必然将继续深入。其中,在当前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让污泥处理突出“资源化”之必须,不仅能够充分打开污泥市场,更会是一场“狂热吸金赛”,走上资源化,并稳定推进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工作应该还是来年污泥处理行业的“主题词”。“污泥资源化项目释放更充分,技术衔接更高效”不仅是行业的期待,也更将进一步走向现实。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