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无废校园”建设相关资源化利用、处理处置、节能环保、智慧监管技术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开展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无废校园”创建工作,对校园内废弃物等进行分类处理,实现校园节能降碳与智慧能效管理,促进校园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教能源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校园服务促进工作委员会联合征集相关减污降碳先进技术,择优应用于全国无废校园创建项目,并组织专家评审形成无废校园先进技术目录进行发布和推广。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领域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
(一)实验室废物源头减量处理技术;
(二)校园废物智慧分类贮存技术(包括生活垃圾智能分拣技术及装置、分类分区贮存技术等);
(三)校园废物处理技术及装备(包括厨余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
(四)校园木制品、塑料制品等环保材料可降解技术;
(五)绿色食堂、操场、宿舍等建设技术(包括垃圾分类回收、高效暖通,照明等节能技术、余热利用技术、能源系统运营管理技术等);
(六)校园用水、节水、中水回用系统建设技术;
(七)低碳智慧交通技术(充电桩、换电站、路灯、停车棚等);
(八)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
二、征集技术的基本条件
(一)申请入库的技术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现行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
(二)申请入库的技术应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一定规模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推广意义;
(三)申请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并确认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四)单位自愿申报,按附件表格填报并提交相关材料。
三、报送方式
申请单位登录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网站,线上填写《污染防治技术征集申报表》,并线下填写申报单位技术征集申报表(格式详见附件1)、承诺书(详见附件2)加盖公章。申请单位可将申报表、申报单位承诺书(PDF扫描件格式)及其他认为必需的证明材料(如技术鉴定书、专利证明、现场照片等)等电子件一并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并寄送相关联系人,邮件题目格式要求为“技术名称+申报单位名称”。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
(固管中心) 徐 杰
(中教能源研究院) 臧思情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苏延楠
(中建生态) 吴 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