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水泥,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底前,50%左右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全国力争8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指标针对所有生产环节——破碎、粉磨、配料、熟 料煅烧、烘干、协同处置等,以及原料、燃料和产品储存运输。
排放限值如下:

烟气颗粒物不高于100mg/m³、二氧化硫不高于35mg/m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50mg/m³ ;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脱硝氨水消耗量小于 3.5kg/t熟料;吨熟料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不高于0.85吨,一系列要求给水泥行业“上眼药”了。
再说焦化,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焦化企业力争8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焦化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
排放限值如下:

废气颗粒物不高于10mg/m³、二氧化硫不高于30mg/m³、氮氧化物不高于150mg/m³、非甲烷总烃不高于100mg/m³、氨排放浓度不高于8mg/m³;生产废水处理设施非甲烷总烃浓度小时均值不高于100mg/m³;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
继煤电机组之后,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被提上日程没什么值得意外,早前我们也说过,钢铁、水泥、焦化、平板玻璃、陶瓷、电解铝和碳素七大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市场值得关注。目前,水泥行业已经率先被“关照”。
四川,加强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工作,水泥“当仁不让”;浙江,印发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暨碳达峰行动计划;广东,2023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点名的也包括水泥;河南、浙江、山东、大连、威海等陆续发布了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各地都在行动。
标准这块,中国水泥协会于2022年批准发布了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自当年7月开始实施。按照其规定,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均为10,二氧化硫为50,氮氧化物100-150,氨8,而排气筒排放限值氯化氢10,氟化氢1,汞及其化合物0.05,铊镉砷及其化合物1,镀铬锡锑铜钴锰镍钒及其化合物0.5,二噁英及呋喃0.1ng TEQ/m³。
其实不论是水泥还是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路径基本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生产环节,以及焦化行业在污染物种类上更多一些。
超低排放改造这块,焦化行业显然也是“重灾区”。除了各地的政策支撑外,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早早就发布了
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分三步走——2025年实现碳达峰,2035年力争减碳30%,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方案提出了几项减排路径,包括通过提升工艺装备水平以及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进行节能和能效提升,利用低碳燃料炼焦,逐步推广分布式光伏及清洁能源利用,推进能源原材料替代,以及向氢冶金等方向进行工艺改造,发展CCU(二氧化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
另外,焦化行业VOCs治理很重要。在《关于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中就曾突出了焦化项目VOCs防控措施,本次征求意见稿同样要求,重点针对VOCs加强全过程治理和管控。
距离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越来越近,非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紧锣密鼓地开启。水泥和焦化行业站在风口,应更积极地进行转型升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