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是环境应急工作基础性、战略性、兜底性的措施。山西省在积极推进“找空间、定方案、抓演练”的同时,注重实战应用,“一河一策一图”在环境应急现场发挥关键作用。
2023年8月,沁河山西长治临汾交界断面氨氮浓度超标。事件污染黄河重要支流,部分河段出现死鱼现象,威胁下游晋城备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可能发展成为重大级别突发环境事件。面对污染范围广、区位敏感、时间紧迫的严峻形势,山西省启动省级响应,组织长治、临汾、晋城三市联合应对,依托“和川水库”这一关键环境应急空间设施,明确把污染团控制在和川水库的应急目标。
一是及时拦截控制。污染团前锋开始进入和川水库后,山西省环境应急指挥部组织临汾适时关闭和川水库下泄通道。组织对和川水库开展“上中下、左中右”12次分层扫描监测,监控库内污染团迁移变化态势,确保将污染团有效拦截在和川水库。
二是实施水质水量联调。根据和川水库下游受纳水体不同功能及水质控制要求差异,即和川水库泄洪通道水质控制达到Ⅲ类、引沁入汾通道水质控制达到Ⅴ类,山西省环境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水质水量联调”。和川水库出水氨氮浓度低于1毫克/升时,从泄洪通道受控下泄;浓度在1-2毫克/升之间时,从引沁入汾通道分水用于灌溉;高于2毫克/升时,关闭和川水库,利用上游汇水回蓄削峰,降低污染物浓度。
三是应对溢流挑战。事件处置过程中,受强降雨影响,和川水库部分超标水体溢流下泄,污染团前锋距离下游水源地不足40公里。对此,山西省环境应急指挥部组织在超标水体前锋即将到达的半道村构筑临时拦截坝,再次拦截超标水团,将其分流至河岸外洼地并进行处置。
四是断源与清污分流并举。确认事故污染源后,山西省组织实施“上引下拦”处置措施。在涉事企业所在流域上游设置6道拦截坝,拦截引流上游清水;在下游设置8道拦截坝,拦截并转运污染水体,污染源头被有效阻断。
经过持续27天的努力,这次事件得到妥善处置,下游水源地未受到影响。事件处置中,充分利用和川水库以及通过临时筑坝、利用河岸外洼地形成环境应急空间,拦截处置污染水团,为避免事件升级为重大事件发挥关键作用。类似空间设施,在2023年山西大同灵丘柴油泄漏次生水污染事件等多起事件中都得到应用和检验。
通过这些实战应用,山西省环境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实施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的方法措施也进一步丰富。下一步,山西省将在实现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的基础上,整合分段编制的“一河一策一图”,形成重点河流全流域环境应急“一张图”,并通过优化方案、强化演练及实践应用,推动环境应急能力持续提升。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 | 宋祥
原标题:案例故事:黄河重要支流突发污染,四步骤操作化解危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