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碳”目标遇上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一场技术与环保的深度碰撞正在上演。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4万吨/年合成氨(制气单元)新型煤气化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迎来重大进展。该项目不仅以技术创新破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难题,还通过减污降碳与资源循环利用,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范本。
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对原有装置进行节能技改,新增10000平方米用地,总建筑面积5783平方米。通过引进新型煤气化系统、制浆系统、灰水处理系统等设备,项目将高浓度有机废水转化为合成气,形成“煤+工业废水=水煤浆产合成气产氢”的循环经济链。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区域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难题,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深度保护,是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多维突破
环境效益:减污降碳的硬核实力
高效处理高浓度废水:项目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液)22280吨,其中80%为危险废物。按进水浓度COD150000mg/L、氨氮50000mg/L计算,每年削减COD2736吨、氨氮912吨,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强大助力。
显著降低碳排放:通过节能技改,项目年节省标煤6348.8吨,预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以上。同时,项目实现废水零排放,彻底杜绝焦油、酚水等污染物的产生,大幅减少三废排放。
危废处理能力提升:项目可处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9类危险废物,包括医药废物、农药废物、废矿物油等,为区域危废处置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持。
经济效益:资源循环利用的黄金链条
资源高效转化:项目通过煤气化技术将高浓度有机废水转化为合成气,年产蒸汽16800吨,新增利税3102万元,真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成本显著降低:新型煤气化技术以普通烟煤为原料,采用纯氧连续制气,制气效率超过98%,每年节约标煤6000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产业链延伸:项目延伸了现有产业链,与原有用氢链相辅相成,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社会效益:绿色发展的行业标杆
解决环保难题:项目为工业园区及周边企业提供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解决方案,缓解企业环保压力,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行业引领作用: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具有行业示范意义,为化工行业减污降碳提供可复制经验,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社会效益最大化:项目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带动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资料/综合规划处
原标题:破解“双碳”难题!杭州企业用废水制氢,打造循环经济新标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