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尤为重要 我国已实现全覆盖
2013-01-17 15:45:00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环境监测阅读量:51490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因复杂、面广量大、危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全国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至关重要。如何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的地区分布以及产生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是涉及到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hbzhan内容导读: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因复杂、面广量大、危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全国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至关重要。如何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的地区分布以及产生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是涉及到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做好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极其重要。
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部分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农林开发项目急功近利,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一些群众在经济林抚育管理时,把林下的灌草与枯枝落叶统统清除干净,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超过了一般荒草地。一些山区的果业开发除少量早期开发的比较规范外,不少新开垦的坡地不仅远远超过了严禁开垦的25度,造成过度开采。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加强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建设,完成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七大流域机构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31个省区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及其分站、738个水土流失监测点的建设,实现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全覆盖。
去年以来,我国水土保持监测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同时,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呈现新局面。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沙棘生态减沙工程扎实推进,完成中央投资30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333平方公里。
据了解,2013年,水利部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完成资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继续做好晋陕蒙沙棘生态综合治理,完善《全国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体制机制,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环保督察生态执法环境监测 2025-05-13 08:39:15
-
《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增补、变更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增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清单(2025年第1批 总第13批)、已登记新化学物质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清单(2025年第1批 总第15批)、变更《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中化学物质允许用途清单(2025年第1批 总第1批)。
新污染物环境监测 2025-05-14 09:11:44
-
海南启动2025年首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
近日,海南2025年第一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启动。本批次共派出3个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进驻三沙市、澄迈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环保督察生态执法环境监测 2025-05-13 09:09:21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原则有什么规定?对督察对象和内容作了哪些规定?对督察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程序有哪些规定?对督察整改作了哪些规范?
环保督察生态执法环境监测 2025-05-13 08:48:28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题调研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5月10日至1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调研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重金属污染防治环境监测 2025-05-13 08:42:31
-
人社部公示新职业!“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上榜
近日,人社部公告称,拟新增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等17个新职业。
环境监测水质检测 2025-05-12 09:17: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