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鞭炮上演后的疯狂
正月十五放烟花是每年的传统,同时也影响到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各地昨日PM2.5污染指数一路上升。不断燃放的烟花鞭炮在渲染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产生了一堆堆的红色垃圾,更给空气带来污染。
北京市气象台24日元宵节下午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并建议少放烟花爆竹,但大街小巷的鞭炮声仍不绝于耳,不少地区空气中都可闻到刺鼻的味道。截至当日17时的数据显示,北京市35个监测站中有26个空气质量级别达到5级“重度污染”或6级“严重污染”,9个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24日20时至25日20时空气质量预报显示,城六区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级别均将出现5级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值将处在205-280,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西安市13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数据显示,从元宵节凌晨开始,PM2.5浓度值明显上升,高超过了400微克/立方米。元宵节将成16日以来连续第九个污染天。除了昨日凌晨PM2.5浓度值较高外,上午7时开始,一些子站数据也较高。至下午6时浓度数据大部分仍然处于高位,浓度值超过200微克/立方米。昨晚西安鞭炮声不断,截至今日凌晨零时,各监测子站的浓度数据仍远超达标上限75微克/立方米。
济南监测数据显示,从昨天18时开始,省城多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的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上升。以PM2.5为例,今天21时,农科所、机床二厂、泉城广场等监测站的PM2.5浓度都超过了0.5毫克每立方米。而此前的17时,这三个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均在0.1毫克每立方米左右。对此,市环境检测中心站工作人员表示,这与节日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有密切关系。济南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呼吁市民,为让大家能够呼吸更加清洁的空气,在节日期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沈阳昨日的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除气象条件制约外,这与鞭炮燃放有一定关系。除了PM2.5,昨日部分点位的二氧化硫浓度也升至高位。8时,二毛点位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1063微克/立方米,太原街达到737微克/立方米。鞭炮燃放除了产生大量的颗粒污染物,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昨日部分监测点位的二氧化硫浓度陡然升高,或与鞭炮燃放有关。
烧香拜佛可致癌毒性堪比香烟
昨天是正月十五,由于恰逢周日,各地名刹古寺迎来又一烧香高峰。
如今,“可吸入颗粒物”“pm2.5”“雾霭”等词汇日渐成为大众谈论的热点内容,在这些热点词汇背后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民众对于空气质量的忧虑。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共场所会有“禁止吸烟”的公告牌,也看到在一些空气质量不是很好的地区,人们上街也更愿意带上口罩,借此希望少吸入一些粉尘。但是,就是在这种全民防尘的大环境下,寺庙这块净土却被有意无意的的忽视了。
据检测,每燃烧一支卷烟所形成的烟草烟雾中,含有的致癌物苯并芘高达180纳克。这在一个30立方米容积的居室内就会形成6纳克/立方米浓度,超过卫生标准(1纳克/立方米)6倍。为了将它稀释至容许浓度,就得把居室30立方米空气每小时更换5—6次,而目前宾馆和家庭常用的中央空调和普通空调均无过滤清除苯并芘等类超微颗粒的功能,一旦卷烟烟雾在室内形成就很难清除。吸烟既害己又害人,已是无庸赘述的事实。
烧香拜佛,表达一下美好的祝愿,本无可厚非,但在烧香拜佛之余,还应想着不要污染了这清净之地。在如今注重环保的大形势下,不如我们少烧些有形之香,多点些“心香”吧。
中东部地区再迎雾霾天
由于近日冷空气势力较弱,弥漫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迟迟不能散去,对空气质量、交通运输以及公众身体健康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预计明天雾霾天气仍将持续,中央气象台今天18时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20时到明天20时,华北中南部、黄淮东部和北部、江淮东部、江南东北部等地有中度霾,局部地区有重度霾。
中央气象台预计,26—27日,华北、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雾霾天气。专家建议近日受到雾霾影响地区的人们采取防范措施,体弱者特别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应尽量减少外出。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8日至3月2日,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带来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气温一般下降6—10℃,部分地区可达12—16℃。随着这股冷空气到来,雾霾将被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