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立法刻不容缓 驱散雾霾的另一个杀手锏
2013-03-11 10:43:13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雾霾 空气净化 湿地阅读量:3956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当前,湿地保护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呼吁,加快湿地保护立法,确定湿地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和行为规范,为从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者、利用者等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
hbzhan内容导读: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当前,湿地保护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呼吁,加快湿地保护立法,确定湿地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和行为规范,为从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者、利用者等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
即使多数人对湿地所知甚少,也可能耳熟于对其“地球之肾”的比喻。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物种、净污除垢、蓄水防洪、抵御灾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湿地面积位居亚洲、世界第四,占湿地的10%。在各地各部门的努力下,目前我国已建有各级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重要湿地30余处。国家和地方湿地公园200余处。但我国湿地保护状况并不乐观甚至频频“告急”。即使是较为乐观的官方数据,也称只有约一半的自然湿地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护。
近年来,我国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全国政协委员陈修茂在提案中分析道,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为解决农业用地的扩张和发展经济,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中国天然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捕捞、狩猎、砍伐、采挖等过量获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长期承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等。
2013年初始,全国大范围的雾霾污染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风是有效消散雾霾的一个手段,但是自然界的风很难去控制,因为决定风的因素有气压梯度力、气压、海潮、地形等等。
但是驱散雾霾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水,有效的降水同风一样能够驱散雾霾,但是冬季的北方很难形成降水,而没有风的降雪几乎起不到驱散雾霾的作用。那么城市中天然的低海拔水体就是当之无愧的称谓雾霾的杀手锏。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起在面对采访时说,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七里海湿地是“京津肺叶”,保护好七里海湿地,涵养好湿地资源,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保护京津地区环境很现实的一个抓手。
湿地也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占陆地面积不到4%的泥炭湿地就储存了5000亿吨。我国沼泽湿地碳储量达到47亿吨,仅若尔盖高原湿地就有19亿吨。
从2003年起,相关职能部门就提出了制定我国湿地保护法的建议,但至今也没有制定出台,造成湿地保护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湿地补偿机制等长效保护机制也未能建立。这些问题成为湿地建设和保护工作的极大障碍,亟待解决。
针对湿地保护立法,陈修茂建议,法规应包括理顺湿地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制度,为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确定湿地开发利用许可证制度,实行有偿利用;建立湿地开发利用评估制度,建立湿地资源监测站(点)网络,开展监测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