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重点扶植 大气治理产业可持续关注
2013-05-19 11:31:56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大气治理产业阅读量:5829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节能环保产业对促进经济转型、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方面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政府出台政策重点扶植环保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
hbzhan内容导读:节能环保产业对促进经济转型、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方面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政府出台政策重点扶植环保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
1)《“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在整个新兴产业的规划占比达25%;2)要实现十八提出的“美丽中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首当其冲;3)《“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目标15%以上,2015年产值达4.5万亿元,占GDP2%左右。在政策支持下,环保产业将迎来巨大增长。
大气治理:政策或再超预期
今年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其影响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深均属。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倒逼之下,污染日益引起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继环保部之后,工信部也明确表示将介入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相比于环保部单方面推动,工信部的介入将极大地增加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压力与动力,未来多个部门联合防治污染问题或将成常态。
“十二五”期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去年年末全国大面积爆发雾霾,凸显大气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相比于其他环保子行业,大气治理政策前期密集出台,政策进入落实期,市场在未来2-3年有所实质性的收获。近期北京雾霾再现,环保部也表示在对京津唐地区大气问题进行研究,政策超预期可能性较大。我们认为,细化除尘标准、推出除尘电价、脱硝电价上调、强制要求不达标的脱硫设施进行改造、将PM2.5排放列入总量减排指标等政策均有可能推出。近期山西省考虑将PM2.5列为约束性指标,我们认为,未来将PM2.5排放列入总量减排指标概率大。
大气治理产业链:重点关注天然气、脱硫脱硝和车用尿素
若PM2.5纳入总量减排指标,将带动全产业链变革。替代能源、清洁生产、监测检验、尾气排放、车用尿素、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链都将迎来巨大的投资机会。脱硫:火电市场趋于稳定,建议关注BOT及能源净化。电力脱硫设备发展的高峰期已过,未来电力脱硫市场主要在新建火电机组和现有火电脱硫机组的改造。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代。估算“十二五”期间电力脱硫设备年均市场规模在13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脱硫市场的发展方向是由EPC模式向BOT模式转变,具备BOT资质及运营经验的企业将受益。此外,环保标准提高赋予能源净化行业乐观发展前景,
脱硝:NOx总量控制推动行业快速成长,前、后端脱硝协同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总量控制范畴。目前脱硝加价政策正在研究当中,政策的出台将成为脱硝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技术方面,新一代前端脱硝技术等离子体NOx燃烧技术具明显优势,且受政策推广。后端SCR脱硝技术有广泛应用空间,前后端结合使用是未来趋势。
除尘:看好袋式除尘行业空间,优先关注除尘材料。国家烟尘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除尘行业前景看好,预计“十二五”期间,袋式除尘市场规模在600亿元以上,年均为120亿元。袋式除尘设备行业市场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但袋式除尘的主要耗材—高温滤料受益除尘行业快速发展。
-
各级政府为治理大气污染频繁出手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hbzhan内容导读:近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会议认为,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
大气治理产业 2013-06-21 10:20:3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