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设备
环保部日前表示,大气污染防治依然是2014年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25日环保部发布了《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从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看,我国大气污染形势非常严峻。环保部监测司有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发展过快、比重过大、集中度高,大气污染物长期超环境容量排放,城市化加快以及不利的气象条件。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4年要大规模、规范化启动全国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工作,北京等重点城市要在今年上半年提交初步成果。另外,2014年还要启动第三阶段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要求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新标准监测能力全覆盖。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和对环保投入的增加,处于环保产业链上端的环境监测行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根据环保部等三部委共同发布的《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领域规划总投资400亿元。其中环境监测仪器及运维服务的投入将占据绝大部分,规划的落实将极大地促进整个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
据测算,在全国环境空气检测方面预计到2015年末将从2010年末的661个增长至约2100个,增长近2倍。同时,预计2014至2015年,大气监测投资将维持40%以上高增速,长期增长值得期待。1、其中: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投资近28亿元,地方环境空气监测网投资16亿元。2、监测网点密度偏低。预计到2016年初,全国将建成全指标监测点超过2100个。3、监测指标仍有增加可能,未来VOCs(挥发性有机物)、POPs(持久性有机物)、PTs(有毒污染物)等新型大气污染物也有望纳入监测范围。
我国在水质监测方面:1、生物质毒性监测市场空间20亿以上:《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起全国地表水生物监测网络,目前已选取14个监测站启动试点,保守预计市场规模约有近20亿元。2、重金属监测市场空间60亿元以上:水质重金属监测同样尚未被纳入水质监测约束性指标中,假设水质重金属监测仪市场均价300万元/台计算,按地表水质监测网络覆盖1000家监测站点,每个监测站点两个水断面各配置一台监测仪,市场规模约有60亿元。
另外,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完成以后,将会形成一张巨大的监测网络,监测系统需要科学的运营管理。这对于环境监测仪器企业也是新增市场,很多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往这个方向转型。这种模式被业内称为第三方运营的服务,是指环保部门委托从事环保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对辖区内的在线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的维护和运营管理。这些公司一般是独立于被监测企业和环保部门的第三方实体。
我们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具备扩大监测指标的动力和实力。1、环境监测指标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单一市场空间有限,要做大规模,需要延伸到不同监测领域。国外几家环境监测方面的公司如赛默飞世尔、日本岛津、安捷伦科技等,走的都是大监测路线,环境监测领域覆盖大气脱硫脱硝、水质COD、氨氮、重金属等多项指标。2、本土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入自主研发或者兼并收购小企业进入到新的监测指标领域。如国内雪迪龙、先河环保分别通过自主研发和海外收购进入到重金属监测领域。本土更适合从事第三方运维,盈利提升更快。目前市场上从事第三方运维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先河环保、雪迪龙和聚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