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解决缺水问题 中水回用将成为第二水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全国35个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9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年均缺水量10亿立方米,全市还有很多山区吃水困难。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省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节水,已经迫在眉睫。
为着力恢复生态水环境,去年石家庄市实施了洨河综合整治工程,洨河作为主城区排污渠,污染重、水量大,日排水量在100万吨左右,是全市大的河流污染所在地,从2012年6月起,石家庄市投资50多亿元,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雨污管网分流、清理河道淤泥、建设污水脱色工程等,到2013年6月实现了还清。
今年,3月1日,《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正式实施,内容涵盖了用水管理、再生水及雨水利用、保障措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五大方面。其中,按照《办法》规定,新建大型文化、教育、宾馆、商场以及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要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园林绿化、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工业生产等用水,要首先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再生水。
据了解,去年,石家庄中水用水量达到了5300万吨。今年这一数字又将增加540万吨。这也意味着中水回用或将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据了解,2009年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西南部的中水站投入试运行,至今已经使用了5年多。据这个中水站工作人员介绍,“污水首先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反应后流入沉淀池,水中的泥在这里进行沉淀,排泥泵将沉淀的泥抽走,已经稍显干净的水流入生物滤池,进行再生物反应。”反应后的水流入砂滤池,这里有炭层,会吸附水中气味,水从这出来后颜色和气味都会有所改变,基本和自来水差不多。后经过处理的水流入中水池,就等待着使用。
时隔五年,新的中水回用工程也即将闭幕。
4月17日,据市水务部门获悉,石家庄市桥东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3月中旬已拉开序幕,这个工程完工后,良村电厂及石炼化项目也将开始使用桥东污水处理厂的中水,预计年节省水资源540万吨。
在桥东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现场,一台挖掘机轰轰作响,一条混凝土粗管已经铺设了大半。据这个工程负责人说,铺设的这条管道将把桥东污水处理厂脱色后的中水引入现有中水泵站,为良村热电厂及石炼化项目供应脱色水。
工程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80%的工程量,预计4月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