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面临“干渴”威胁 水资源循环利用将大有可为
资讯中心


面临“干渴”威胁 水资源循环利用将大有可为

2014-11-04 14:03:42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 循环利用 污水处理 阅读量:63997

导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用水量不断增加,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不断加剧。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的6%,居世界第四位。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水资源量还将继续降低。

  
  面临“干渴”威胁 水资源循环利用将大有可为
  
  英媒称中美印水供应剧减
  
  日前,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位的美国水文学家警告说,美国、中国、印度及其他大型经济体的关键水资源供应都在急剧减少,水资源安全面临的威胁远比普遍认为的更糟糕。
  
  文章称,土壤和地下含水层中蕴含的地下水总计占了用水的三分之一,是逾20亿人口的主要水源。这部分水源占了农作物灌溉用水的一半左右,也是严重干旱时期——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巴西当前遭遇的干旱——的重要储备。
  
  然而,根据美国加州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资深水资源科学家杰伊•法米列蒂教授的研究,在部分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被抽取得太过迅速,导致它们很难再以自然方式得到补充。
  
  法米列蒂在新出版的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写道:“多数大陆的许多大地下含水层都在被开采。由于缺乏可持续再生的地下水资源储备,水资源安全面临的风险远远高于人们当前的认识。”
  
  公开资料显示,仅在加州,自2011年以来,萨克拉门托和圣华金河流域每年丧失15立方千米的水资源,超过了该州3800万居民一年的全部用水量。
  
  河西走廊“变暖”明显
  
  将视线拉回国内,我们的现状又如何呢?
  
  来自甘肃省气象部门的消息称,50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高于同期全国和甘肃的“变化”,尤其是近30年来这里“变暖”趋势明显。尽管总体呈增加趋势的年降水量使当地干旱事件有减少趋势,但这并未改变其整体的干旱特征。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以来是中国连接新疆的重要通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既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气候、生态变迁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缩影,河西走廊在近百年间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诸多历史遗迹相继消失,祁连山冰川消融、民勤沙漠化等问题备受外界关注。
  
  甘肃省气象部门新发布的《近30年河西走廊地区的干旱发展情况》指出,近30年,河西走廊地区的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达0.46℃/10年;年平均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增率为6毫米/10年,总体有向暖湿化发展的趋势,但这种变湿趋势并不明显。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且分布极不均匀,平均年降水量150毫米,不足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32毫米)的1/4。其生态异常脆弱,为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区。
  
  调查显示,从1987年后,河西走廊地区年均气温上升幅度逐渐加大,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1996年以后,年平均气温呈快速上升趋势。2013年是河西地区暖的年份,年平均气温为8.1℃,比近30年(1981—2010)平均相比偏高1.1℃。
  
  与此同时,50年来河西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与近30年(1981—2010)平均相比,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少,80年代中期以后降水偏多。
  
  气象部门认为,水资源缺乏是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问题。人们长期对水资源的过渡利用和不合理的空间开发模式叠加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之上,造成了天然绿洲退缩、地下水位下降、内陆河断流、沙漠化扩大、植被破坏、土地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严重的农业资源问题,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的6%,居世界第四位。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水资源量还将继续降低。
  
  我国水资源的一大特点是年际水资源量差别较大,且随着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年际变化还将进一步加大。另一个特点是南北分布严重不均。南方区拥有北方区5倍的水资源总量和3倍的亩均水资源量,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我国土地资源、人口分布不相匹配。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不断加剧。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考虑到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和分布不均,我国用水量已经接近可利用水资源量。事实上,这只是水量平衡基础上的资源型缺水,我国同时还面临着水质型缺水问题。水污染导致水资源质量大大降低,使水资源问题进一步恶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唯有循环利用,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2010年发布实施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对于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高峰力争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一要节流,二要开源。
  
  关于节流,《规划》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120立方米、65立方米,均比现状降低5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8提高到0.55;到203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70立方米、40立方米,均比2020年再降低4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要提高到0.60。
  
  关于开源,通过流域调水即使实现了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均匀分布,也不能解决全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问题。海水淡化未来会成为水资源的有效补充,但无法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手段。因此,只有水资源循环利用,才是破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难题的根本途径。废水和污水经过不同深度的处理,可大量回用于工业用水、除直接饮用以外的各类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是一项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建设、水利、环保、农业以及工业等部门,因此,有必要统一编制《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总体规划》,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奠定基础。
  
  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水循环利用产业将成为投资热点,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大有可为。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水平较低,大批污水处理厂将面临提标和提效改造,设备也将面临更新换代。值得注意的是,更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新模式,都将是新的增长点。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