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杆状病毒人工合成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及病毒电镜观察(B)
ELISA试剂厂家-齐一生物
合成生物学技术作为 21 世纪的一门新兴生物学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病毒的人工合成为深入揭示病毒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病毒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往,对病毒人工合成的探索主要集中在 RNA 病毒上,而目前已知zui大的 RNA 病毒基因组也仅有~30 kb。迄今为止,所报道成功合成的 DNA 病毒zui大不超过 6 kb。杆状病毒是一类大的双链 DNA 病毒(基因组大小 80-180 kb),在生物药、真核表达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胡志红课题组联合运用 PCR 及酵母转化相关的同源重组(Transformation Associated Recombination, TAR)技术,合成了杆状病毒模式种 AcMNPV 的全基因组,并通过转染细胞成功拯救出了有感染性的人工合成病毒。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 PCR 扩增覆盖 AcMNPV 全基因的~45 个片段,每个片段约 3kb,相邻片段之间有大于 60 bp 的重叠序列。然后利用 TAR 技术,在酵母细胞内进行了三次重组,依次获得了 9 个~15 kb 的片段、3 个~45 kb 的片段和全基因组(145,299 bp)。将合成的病毒基因组进行了 454 测序验证,通过转染昆虫细胞成功获得了有感染性的人工合成病毒 AcMNPV-WIV-Syn1(图 A)。电镜、一步生长曲线和生物测定等结果表明,合成病毒与亲本病毒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图 B)。
该技术的建立,不仅为杆状病毒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还可以用于改良杆状病毒的表达系统和杀虫性能。该研究是大 DNA 病毒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被审稿人认为“this is a highly significant paper that will serve as a landmark in synthetic biology”。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