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宁实业有限公司

新策略细胞入贼之门

时间:2016-11-17阅读:813
分享:

研究人员借助了一种新策略,将干细胞转变为了红血细胞,这样就使得他们能够进行遗传筛查确定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宿主决定因素。他们发现疟原虫无法附着在缺失CD55的红血细胞表面。这一蛋白是所有测试疟原虫虫株(包括实验室开发的以及分离自患者的疟原虫)侵入的必要条件,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干预候选者。研究人员说:“恶性疟原虫进化出了几个钥匙样的分子,
通过不同的门一样的宿主受体进入到人类红细胞中。因此,红细胞的一道门被阻断,疟原虫会找到另一条途径来进入。现在我们鉴别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宿主因子,当除去它时可以阻止所有的疟原虫虫株进入红血细胞。"
重症疟疾是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感染过程中,疟原虫进入到红血细胞中并进行繁殖。随着疟疾药物的耐药情况日益加剧,研究人员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新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研究人员说:“发现CD55是对恶性疟原虫至关重要的一个宿主因子,提出了一种有趣的可能性——即以宿主为导向目标的疟疾疗法,这种策略也被用于艾滋病中。CD55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吊钩来搜寻对疟原虫侵入至关重要,可以作为疫苗靶点的新蛋白。
丙酮和乙醇是常用的两种固定剂。但对于许多病毒与细菌的定位研究,选择丙酮和四氯化化碳作为固定剂是zui合适的;对于可溶性蛋白抗原的定位,常用乙醇;对于多糖,则用8%-10%福尔马林,而不用乙醇与丙酮等有机溶剂。
组织细胞内抗原的固定是免疫酶标和非标记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中的重要环节。经过固定,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标本在玻片上的吸着力增加;2.标本所含的类脂和蜡质等成分可以除去,从而有利于抗原与酶标记抗体的结合;3.标本的保存时间可以增长,组织切片固定后,在-20℃,可以存放一年以上而不改变免疫酶技术的染色;组织内有关抗原不同,则所用固定剂与固定方法也随之改变。
对于那些在表面覆盖蛋白衣膜的抗原,还常用胰蛋白酶、黏蛋白酶、透明质酸酶以及受体破坏酶进行处理。有人报道,苦味酸-甲醛固定液应用于肝组织内甲种胎儿蛋白酶标定位能获得满意结果。
对于植物病毒材料的固定,丙酮用得zui多,乙醇次之。因为丙酮对病毒的抗原性损害为zui小,但对于那些不稳定的病毒,则应避免固定。
在应用免疫酶技术时,固定处理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也得心中有数。许多固定剂对抗原的活性都 会有所损害,例如,福尔马林对蛋白抗原的固定造成抗原性的破坏非常明显。因此,对福尔马林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浓度,一般使用的福尔马林浓度为10%,尽管如此,对抗原的抗原性还是有损害,所以必须进行抗原修复。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