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革兰氏染色法的实验步骤及鉴定原理

时间:2015-7-27阅读:1079
分享: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1分钟后,自来水冲洗。干燥,镜检。

革兰氏染色法鉴定原理: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呈现蓝紫色

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1.鉴别细菌 2.选择药物 3.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而内毒素主要是指革兰氏阴性菌胞壁成分中的脂多糖,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