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文章>>蛋白质复合物的基本流程
(一)样品的制备
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描述了直接收集细胞内总蛋白的方法、用免疫沉淀获得蛋白质的方法,及其随后用双向电泳分离、用银染或West-ern印迹检测的样品制备。如果采用了其他的检测方法,如GST或His-pul-down时,可以类似地制备等电聚焦的样品,然后再参照本章部分2中步骤进行后续的样品制备。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该佩戴手套,以避免任何可能的外来性蛋白污染。
“直接收集细胞内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与“免疫沉淀等其他操作获得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在本质原理上没有区别,但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处理有所不同。因为双向电泳进行时,上样体系中要求低盐(是无盐,以免干扰电泳进行)。所以前者在一开始处理时,就要求用双向电泳的裂解缓冲液进行细胞裂解;而后者在细胞裂解时无特殊处理,而在免疫沉淀后获得的蛋白质样品就需要经过低盐、无去污剂的缓冲液洗涤处理,然后再进行后续电泳。
1.直接收集细胞内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
根据试验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或相应处理(如不同的药物刺激或状态)。按照我们的实验经验,一般的贴壁细胞让其生长到90%满度以上时提取细胞蛋白较好。具体细胞数量,根据细胞种类不同而异,如P19细胞,175cm2的培养瓶(细胞数为108数量级)可以收获8--10mg的总蛋白。而一次2D电泳(指能满足后续考染、质谱分析)需要的蛋白量是0.8--1mg。而且,由于上样体系总体积的限制,zui终获得的溶液蛋白浓度不能低于8mg/ml。(Ramsbyetal.1994;Tayloretal.20)
(1)细胞的清洗
在加入裂解液裂解细胞之前,应充分洗涤细胞,尽量去除培养液中的蛋白和其他成分,同时又应避免引入过多的离子。选择使用低离子强度的等渗缓冲液作为细胞漂洗液(washsolution)。
使用中等渗的*溶液漂洗细胞,漂洗液使用以前在4℃冰箱预冷。加漂洗液时让其从培养瓶侧壁流下,避免产生的冲力使细胞从瓶壁上脱落。轻巧地转动培养瓶,使漂洗液流过整个培养瓶的内壁,漂洗3耀4遍。zui后一遍漂洗完后,尽量倒干漂洗液,然后将瓶口向上侧倾插入冰中预冷,细胞贴壁一面应*与冰接触。放置15min,让残余的漂洗液流到瓶底一角,用巴斯德管将其尽量吸干。
(2)细胞的裂解,蛋白提取
新鲜配置细胞裂解液(lysisbufer),同时加入适量 DNAseI、RNAseA(终浓度0.5mg/ml)。如:底面积为75cm2的培养瓶加入裂解液约30μl(裂解液体积为细胞沉淀体积的3耀5倍),让其流过整个细胞贴壁面,将培养瓶置于冰上放置10耀20min裂解,用细胞刮子将裂解后的细胞刮下吸入1.5ml的Ependorf管中,冰上超声处理(具体超声条件需要根据不同的细胞和仪器进行优化,比如我们的经验:输出功率60--10W,超声3--5s,间歇60s,共3--10个循环),超声后细胞悬液应变得澄清透亮。然后4℃,140rpm离心40min,保留上清。上清取样立即进行蛋白浓度的测定,余下的蛋白样品根据蛋白浓度的测量结果进行分装(如1毫克/支),置-80℃备用。
2.免疫沉淀等其他操作后获得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双向电泳
(1)细胞裂解
根据试验需要,培养细胞并进行相应处理。
1)用PBS洗涤细胞三次,刮下贴壁的细胞,转移至一个EP管中。
2)细胞180g离心3s,去除PBS。
3)加入裂解缓冲液(每1×106个细胞加入大约10μl裂解液),吹打混匀,冰上孵育15min。
4)细胞于4℃,180g离心15min。
5)上清转移至新的EP管中。
6)采用Bradford等方法分析上清中的蛋白浓度。
(2)相互作用蛋白的分离
用共价交联至Sepharose珠子的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在大规模制备蛋白复合物时,zui常采用的是固定至ProteinA或ProteinG的Sepharose珠子的抗体。过量的免疫球蛋白会影响蛋白质的等电聚焦以及二向分离。将抗体固定至珠子能克服这些问题。
1)裂解物的预清除:用细胞裂解液洗涤ProteinG或ASepharose珠子,共3次(每个样品用20μl珠子)。商品化的Sepharose珠子常以50%悬液的形式保存在20%乙醇中。在20μlProteinG或ASepharose珠子中加入0.5--2mg的蛋白裂解物,4℃摇床孵育1h。该步骤可以移除与珠子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
2)离心珠子,将经过预清除的裂解物转移至一个新的 EP管中,EP管中预先加有10耀20μl抗体交联的珠子。4℃摇床孵育2h或过夜。
3)用裂解液洗珠子,共3次,并用低盐无去污剂的缓冲液(10mmol/LNaCl,50mmol/LTris-HCl pH7.4,5mmol/LEDTA)洗涤一次。尽量移除残余的缓冲液。
4)室温加入 含0.01%溴酚蓝(或吸取少许)和2%pH3--10的两性电解质的2D用裂解液。对于18cm长的IPG胶条,终体积应该为350μl(或根据生产商的说明)。如果使用的是管状胶,终体积不一定需要调整至350μl。zui终的上样体积取决于胶和玻璃管顶端的间距。用2D裂解液来调整体积。将样品混匀,室温孵育几分钟,然后离心。将上清上样至*向凝胶。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