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文章>>DNA聚合酶及其应用
DNA聚合酶及其应用
(一)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
是Kornberg A. 1956年首先从大肠杆菌E。Coli 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它是一种多功能性的酶,包括 3种不同的酶活力:ELISA试剂盒
5′→ 3′聚合酶活性(模板, 带3′-OH游离基团的引物、4dNTPs、 Mg2+ )。
双链特异性的5'→3'核酸外切酶活性。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从游离的双链或单链DNA的3′端降解。不过对于双链的降解可被5′-3′的多聚活性所抑制。主要是校正作用。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 的三种用途
1.利用缺口转移法制备高比活度的DNA探针
利用其5′--3′的外切酶活性及其聚合酶活性。
2.用于DNA连接前的大缺口填充
利用5′--3′的聚合酶活性。
3.用于DNA的序列分析
利用5′--3′的聚合酶活性。ELISA试剂盒
(二)Klenow片段酶
Klenow片段是大肠杆菌聚合酶 I 全酶经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后产生的大片段酶分子,分子量为76KD 。
酶催活性:⑴5’ →3’ 的聚合酶活性
⑵3’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Klenow片段的主要用途(利用5’ →3’ 的聚合酶活性):
⑴修补限制性酶消化DNA形成的3′隐蔽末端
⑵标记DNA片段的末端
底物用[α-32P]-dNTPs
⑶cDNA克隆中第二链cDNA的合成
⑷DNA序列的测定
(三)T4 DNA聚合酶
T4DNA聚合酶是从T4噬菌体感染了的大肠杆菌中分离出来的,
1.酶催活性:
⑴5′→3′的聚合酶活性
⑵3 ′→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其外切酶活性要比大肠杆菌聚合酶 I 的活性高200倍。比Klenow 片段酶强100~1,000倍。
因此,可以综合利用这两种活性进行取代合成反应:
如果反应体系中仅存在一种dNTP或没有底物时,这时T4DNA聚合酶就会表现出3 ′→ 5 ′外切酶活力,从双链DNA的3′开始降解,直到露出底物dNTP相同的碱基。然后就在此位置发生合成和取代反应。
2.T4DNA聚合酶的用途
(1)利用取代合成反应制备探针
(2)标记具有平末端的或具有3’-隐蔽末端的DNA片段
利用较强的3 ′→ 5 ′外切酶活性和 5′→3′聚合活性
(3)用于DNA序列分析
(四)逆转录酶(反转录酶)
逆转录酶 是一种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此酶首先是1970年从鼠白血病毒和劳氏肉瘤病毒中发现的。这两个课题组的论文都发在了同一期的《Nature》杂志上。
zui普遍使用的是从鸟类骨髓母细胞瘤病毒(AMV)分离出来的。ELISA试剂盒
活性:一种可以有效地将mRNA反转录成DNA的酶,其产物称为cDNA(complementary DNA).
主要用途是 将mRNA转录成cDNA以制备基因片段。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