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1年

18127993046

危废鉴别
危险化学品分类与鉴定
危险废物检测与鉴定
环境检测和监测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鉴定
未知物分析(成分分析)
农作物药品、兽药和肥料检测
食品、农产品、饮料产品检测
药品检测
玩具纺织品及皮革产品检测
日化产品检测
电子电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固体废物
污染场地调查
土壤检测
消毒产品检测
洁净室检测
可靠性测试
质量鉴定
涉水产品检测
涂料检测
家用电器
碳排放
水处理剂检测
消费品检测
医疗器械检测
消费品检验与现场服务
公共卫生场所检测
化学分析
毒理试验
3Q验证
甲醛去除率检测
电磁场检测
配方分析
邻苯测试
可靠性试验
渔业资源调查
除垢剂检测
板材检测
微生物检测
专项检测
空气质量检测
初始污染菌检测
镍释放量检测
辐射检测
毒理检测
卫生评价
专项服务
橡塑产品检测
新能源检测
化工检测

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粪大肠菌群检测标准

时间:2024/12/4阅读:426
分享:
  在食品安全领域,粪大肠菌群检测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卫生状况和消费者的健康。本文将详细介绍GB 4789.39-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粪大肠菌群计数》这一标准,以帮助相关行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粪大肠菌群检测。
 
  粪大肠菌群检测的重要性
 
  粪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检测结果能够反映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从而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粪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其在食品中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存在问题。
 
  GB 4789.39-2013标准概述
 
  GB 4789.39-2013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粪大肠菌群计数的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粪大肠菌群的计数。该标准取代了GB/T 4789.39-2008,对操作步骤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附录B,以适应新的检测需求和技术发展。
 
  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根据GB 4789.39-2013标准,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样品采集与处理:首先需要对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便于检测。
 
  培养基制备: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如M-FC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培养。
 
  细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在44.5℃的温度下进行培养,以促进粪大肠菌群的生长。
 
  计数与分析: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计算出每1L水样中含有的粪大肠菌群数。
 
  粪大肠菌群检测的应用
 
  粪大肠菌群检测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水质检测、食品加工环境监测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通过这一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GB 4789.39-2013标准为粪大肠菌群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对于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