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劲马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17年

联系电话

13817140470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代理品牌

胎牛血清

ELISA试剂盒

放免试剂盒

生物试剂

酶联免疫试剂盒

USP试剂

其他方法试剂盒

抗体

对照品

培养基

免疫化学产品

细胞株

中级会员·17年
人:
冯经理
话:
021-60521817
机:
13817140470
后:
86-021-61107441
真:
86-021-64881400
址: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研展路455号B座
化:
www.shjmsw.com
站:
m.shjmsw.com
址:
www.shjmsw.com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23

2009年
12月

JAMA:一剂H1N1疫苗可为婴儿及儿童提供足够的保护

在许多国家中,2009年甲型流感(H1N1)的zui初报道大多牵涉到儿童,特别是那些正在上学的儿童。根据本文作者提供的背景资料,有关的报告还表明,在目前的大流行中,那些年龄不足5岁的幼童有着很高的住院率。“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目前还建议,婴儿及那些年龄在9岁或以下的儿童需要接种2个剂量的H1N1疫苗,其间隔时间至少为21天(这是基于现有的人们对该年龄组使用的季节性三价流感疫苗的经验所提出的建议)。”UniversityofMelbour
【查看全文】
22

2009年
12月

Cell:发现天然抗病毒蛋白 -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家族

美国科学家通过在家禽和猪身上进行试验,发现了一类抗病毒蛋白——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家族,其中又以IFITM3蛋白尤其能够对抗甲型流感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登革热病毒等多种病毒。科学家表示,这种蛋白或许可以帮助人类对抗流感病毒,也有助于流感疫苗的研发。相关研究发表在12月17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斯蒂芬·艾勒吉和同事在试验中使用了RNA干涉技术(RNAi),系统性地关闭了某些基因,然后让细胞暴露在流感病毒中。使用这种方法,他们发现,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能够激发身体自身对抗病毒感
【查看全文】
21

2009年
12月

基因组测序,蛋白新功能成为Nature研究焦点

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近期公布,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完成,并绘制出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这是中国科学家*次全面系统地对大熊猫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昨日Nature的头条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这是继*个黄种人基因组后的又一生命科学的里程碑式贡献,也是科学家*次全面掌握大熊猫的基因资源,对其在分子水平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的基因组样品是取自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动物“晶晶”。这一研究工作是*个使
【查看全文】
21

2009年
12月

我国研制出治疗甲型H1N1流感新药“金花清感方”

北京市政府12月17日发布消息说,经过长达7个月的科研攻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明,一种新的中药可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这种新药被命名为“金花清感方”。“北京整合首都zui强的中西医药科技力量组成了科技攻关小组。”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静说,由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王永炎、李连达,120余位专家参与研究,采用通用的严谨的科研方法,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证实“金花清感方”治疗甲流的有效性。基础研究由中国3家机构组成,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工业大学生
【查看全文】
18

2009年
12月

研究称常喝咖啡或茶可降低患Ⅱ型糖尿病风险

一个研究团队12月14日公布研究成果称,经常喝咖啡或茶可以显著降低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内科学文献》上报告说,他们对18项涉及喝咖啡与患糖尿病关系的研究,以及7项涉及喝茶与患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每天喝3杯至4杯咖啡或茶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很少喝或不喝者低约25%。上述两类研究共涉及70多万人。Ⅱ型糖尿病的特点是人体自身能够产生胰岛素,但细胞无法对其作出反应,使胰岛素的效果大打折扣。研究人员表示,由于他们分析的研究并未提供有关咖啡和茶对胰岛素敏感产生影响的数据
【查看全文】
17

2009年
12月

MCR: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可激活细胞凋亡蛋白质RanBPM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调节细胞凋亡机制的蛋白质,该新发现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都将产生影响。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癌症研究》杂志的网络版上。该项目研究人员、西安大略大学罗伯兹癌症研究所的卡罗琳·席尔德-保尔特解释道,鉴别出的蛋白质RanBPM可直接参与激活细胞凋亡。癌症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细胞尽管在其遗传物质中有缺陷,但细胞并不主动凋亡。换句话说,受损细胞不能确保会自杀,从而发展成癌症。无法激活细胞凋亡也造成了癌症治疗的难点。由于这些细胞抵御死亡,因此也就无法用化疗或放疗方法引发DNA损伤来杀
【查看全文】
16

2009年
12月

台“中研院”研究称亚洲族群南往北迁徙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东南亚及东亚73种族群的基因体鉴定结果显示,亚洲族群是由东南亚出发,南往北迁徙。这项研究成果也登上一期的“科学”杂志。据“中央社”报道,“中研院”院士陈垣崇的研究团队,加入“人类基因体协会”辖下“泛亚洲”单核(上廾下甘)酸多型性合作组织的研究,比对亚洲73种族群的基因体DNA(脱氧核糖核酸)上的单核(上廾下甘)酸变异状况,从中看出亚洲族群迁徙的情况。以往学界普遍主张,人类族群由北方和南方多重路线进入亚洲。但基因鉴定比对结果显示,亚洲族群或语言分类,都和遗传特征高度
【查看全文】
16

2009年
12月

G6PD酶缺损抗疟疾新发现有望促进有效抗虐原虫方法产生

据12月11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人类的zui常见的酶缺损(它与某些形式的黄疸和贫血有关)在数千年中保护着东南亚的某些人不受疟疾的侵害。这一发现可在未来产生更为有效的与致命的虐原虫抗争的方法。ChalisaLouicharoen及其同僚在泰国的Karen人中从事了一项为期8年的遗传学研究,并揭露了在人类中的G6PD酶缺乏与可感染一个人的致命的虐原虫数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有关的数据显示,一种引起在Karen人中的该酶的缺乏的特定突变同时也降低了这些人血流中的Plasmodiumvivax(或
【查看全文】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共108页,859条记录 跳转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产品对比 二维码 在线交流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对比框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