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5年

15601379746

工业物联网监控系统
蓄热型(EHT)地源热泵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 智能燃料测温系统 料场温度监测系统 机器声纹在机械设备健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智慧养牛系统 地热井高精度传感器分层测温方案 深井连续测温测深测压系统 地温监测系统 供暖换热站在线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地热管理系统 高精度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 NB-GPS型微功耗自动采集系统 深井救援装备 罐区线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系统 粮库温度监控系统 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 地热井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系统 0-3000米深井测温仪/深水测温仪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系统 智慧粮库系统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水利信息化方案 基于物联网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方案 油罐温度液位在线监控系统 基于物联网文物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 地热井远程监控系统 煤堆温度远程监控系统 机房大棚养殖温湿度监控系统 药品冰箱温湿度智能化监控系统方案 超市及营业性场所环境监测系统 温湿度记录仪 工业物联网自动化系统 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展播系统 建筑混凝土煤堆沥青测温系统 地源热泵温度场监控系统 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 物联网水产养殖监控系统 智能温室大棚监管系统 粮仓粮情测控系统
混凝土耐久性测试仪器
公路道路桥梁桩基仪器设备
进口类系列产品
工程地质隧道坝体勘测仪器
建筑工程质量无损检测仪器
钢结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
建筑节能测试仪器设备
交通工程检测仪器设备
室内环境,气体环保测试仪器
纺织类测试仪器
测量测绘检测仪器
工业无损检测仪器
农药试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FLUKE系列产品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装配式高效机房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

时间:2020/5/5阅读:6440
分享: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GB50496-2018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

 

4 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

4.1 一般规定

4.1.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满足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设计要求外,尚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并应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

4.1.2 大体积混凝土制备及运输,除应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4.2 原材料

4.2.1 水泥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应选用水化热低的通用硅酸盐水泥,3d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d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当选用52.5强度等级水泥时,7d水化热宜小于300kJ/kg;
    3 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高于60℃。

4.2.2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进场时应检查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相关规定。

4.2.3 骨料选择,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应大于3%;
    2 粗骨料粒径宜为5.0mm~31.5mm,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
    3 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4 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2.4 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和《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的有关规定。

4.2.5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有关规定。

4.2.6 外加剂的选择除应满足本标准第4.2.5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材料试验确定;
    2 宜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系数;
    3 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2.7 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有关规定。

4.3 配合比设计

4.3.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验收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
    3 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3
    4 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矿渣粉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4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总和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 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6 砂率宜为38%~45%。

4.3.2 混凝土制备前,宜进行绝热温升、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有影响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泵送验证。

4.3.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的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4.4 制备及运输

4.4.1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要求,预拌混凝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施工工艺对坍落度损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

4.4.2 对同时供应同一工程分项的预拌混凝土,胶凝材料和外加剂、配合比应一致,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应基本相同。

4.4.3 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具有防晒、防雨和保温措施。

4.4.4 搅拌运输车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要求,计算方法可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

4.4.5 搅拌运输车运送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有关规定。

4.4.6 运输过程补充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快速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20s。

4.4.7 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应通过向拌合物中加水方式调整其性能。

4.4.8 运输过程中当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采取措施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TD-12混凝土无线测温仪/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

应用领域

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箱梁养护测温

公路、铁路建筑施工中桥梁及桥墩浇筑时的温度监测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低基承台、框架浇筑时的温度监控

水利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大坝坝体温度监控等

 

符合标准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T51028-201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

 

关键词

无线测温仪/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无线多点测温仪/大体积测温仪/无线传输式测温系统/无线传输式测温仪/测温仪/混凝土测温仪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