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科兴商贸有限公司>>公司动态>>线虫中发现自噬基因
细胞自噬作用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高度保守的降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质中的内含物包括蛋白聚合体以及组织、器官等会被一个双层膜结构的囊泡包裹,这个囊泡叫做自噬小体,自噬小体形成后即被运送到液泡或溶酶体中被降解,其中的物质被循环利用。这一过程可以协助细胞在各种压力胁迫状态下得到缓解。目前对于细胞自噬作用分子机制的了解几乎都来源于对酵母的研究。但是我们对于真核高等生物中特异的重要自噬组分却知之甚少。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线虫中发现了1个多细胞生物特异的自噬基因,命名为epg-8 ,并发现这一基因编码的Atg14同源基因在自体吞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与细胞自噬的多数分子(简称为atg基因)在酵母和多细胞动物中是保守的,但部分重要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不保守的,难以通过序列比对找到相关同源基因。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线虫作为模式生物进行遗传筛选,得到了1个多细胞生物特异的自噬基因,命名为epg-8 (ectopic PGL granules)。epg-8缺失功能后,P颗粒的降解发生缺陷,同时epg-8突变体也具有其他自体吞噬突变体的缺陷,例如不能降解其他的自体吞噬底物、线虫生长发育延缓、在饥饿情况下的存活能力降低等。epg-8编码线虫特异的蛋白,蛋白序列比对发现其和酵母中Atg14以及哺乳动物Atg14L序列差异很大。但结构域分析表明其含有两个连续的coiled-coil结构域,并且与线虫中Bec1相互作用,进一步验证epg-8在线虫发挥Atg14的功能。
张宏博士研究组去年发表在Cell杂志上文章也获得了胞内自体吞噬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他们发现自体吞噬作用优先降解蛋白聚合物,尤其是在动物体发育的过程中,选择性自体吞噬倾向于选择具有显著生理学意义的蛋白聚合物。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