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教授PNAS文章聚焦糖尿病

时间:2011-7-13阅读:489
分享:

近日由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王庆华教授,华山医院李明益教授及其他糖尿病专家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在1型糖尿病研究上获关键性突破。研究人员发现胰岛β细胞分泌的γ-氨基丁酸可预防和逆转实验鼠1型糖尿病。这一研究表明困扰众多患者且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1型糖尿病,将有望在临床上被*治愈。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学术期刊《美国*院刊》(PNAS)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王庆华教授早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5年获得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多伦多大学圣米高医院糖尿病研究科学家,并担任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其长期致力于胰岛病理和生理研究,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1型糖尿病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疾病,一般是由遗传、免疫紊乱或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减少而引发的代谢紊乱,患者往往表现为高血糖,临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血糖若长期控制不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导致心脑血管、肾、眼、神经等部位的病变。到目前为止,1型糖尿病被*是无法治愈的,病变一旦发生,患者只有通过长期补充胰岛素进行控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王庆华教授的研究团队经过5年时间对小鼠进行基础研究发现,人类自身具有的γ-氨基丁酸具有调节胰岛β细胞的作用,通过补充γ-氨基丁酸,机体不仅能促进β细胞增生从而分泌胰岛素,同时能够抑止机体对β细胞的免疫破坏,通过给小鼠注射γ-氨基丁酸,不仅有效地预防了糖尿病的发生,并且在已经发生糖尿病的小老鼠身上使用时,糖尿病得到了逆转,甚至治愈。

人类自身正常的胰腺β细胞能生产γ-氨基丁酸。运用机体内源性介质作为疾病的治疗手段无疑是一个安全且有前景的策略。

的糖尿病研究机构之一、发明胰岛素的实验室、多伦多大学班廷贝斯特糖尿病研究中心(Banting and Best Diabetes Centre)主席高度评价这项成果,他指出,“γ-氨基丁酸是*个既能刺激β细胞增生,又能避免β细胞被免疫破坏的介质。这样的糖尿病研究使我们离治愈糖尿病更进了一大步。”

这一研究课题获得了*中加合作基金的资助。

来源:生物通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