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是zui常见的肝脏肿瘤,在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因素中*三,每年有超过50万新患者,中国新病例占了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目前临床上zui主要治疗肝癌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和肝脏移植,经肝动脉栓塞的*法则作为第二线治疗。但是由于肝癌复发率高、且抗*药性强,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析肝癌发生发展机制以寻找有效的预后判断标志物与治疗靶标。
近期分别由中日两国科研人员领导的两个科研小组在肝癌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篇研究论文均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tics)杂志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Inactivating mutations of the chromatin remodeling gene ARID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来自中国医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肝癌相关的ARID2基因突变。
中国医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的蔡建强教授是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其早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在腹部肿瘤外科治疗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肝癌的外科治疗有更深入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在肝癌中寻找基因突变,他们对10例丙肝(HCV)相关肝癌(HCC)患者样本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随后在其他受累人群样本中进行了后续验证,发现HCV相关肝癌、乙肝(HBV)相关肝癌、酒精性肝癌以及病因不明性肝癌这四种类型的肝癌样本中均存在染色质重塑相关基因ARID2的失活性突变。并证实来自美国和欧洲HCV相关肝癌患者中,有18.2%的肿瘤包含有ARID2基因关闭的突变。染色质重塑的变化有可能导致某些基因激活或关闭,因此在肝癌细胞中丧失ARID2大概导致了肝癌生长基因的不适当表达(或表达的丧失)。在人类的肝癌中发现像ARID2这样的具有高频突变率的基因为人们提供了有关驱动肝癌发生及生长分子途径的重要线索。
Variation in the DEPDC5 locus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carriers
日本理化所(Center for Genomic Medicine, RIKEN)、广岛大学(Hiroshim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个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癌有关的遗传变体。这个发现是基于对3,312例日本人的一项研究,其结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 》(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zui常见的肝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世界上zui常见的第七种癌症。在许多西方国家和日本,丙型肝炎病毒(HVC)是肝细胞癌的主要风险因子,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肝细胞癌, 其中70%与HVC有关。
为了寻找HVC与肝细胞癌发生相关的风险因子,研究小组对3,312名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日本人的全基因组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一组212例患肝细胞癌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和765例没有肝细胞癌的HCV携带者的总数为467,538个的遗传标记物(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或SNP)的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个与HCC风险有关的、位于一个称为DEPDC5位点的基因的多态性单核苷酸。在一项对2,335例HCV携带者人群(其中患肝细胞癌的患者 710例,没有患肝细胞癌的患者1,625例)的独立重复研究中肯定了HCV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
在研究者根据性别、年龄和血小板计数调整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后,进一步突出了这个发现的意义。试验表明,在患慢性HVC感染的日本人中,DEPDC5单核苷酸多态性使患肝癌的可能性约增加两倍。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DEPDC5的发现为新治疗技术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靶点,为攻克世界上zui致命的癌症进行的持续激烈的战斗取得了很有希望的进展。
来源:生物通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