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院Nature子刊文章

时间:2012-4-13阅读:437
分享:

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肯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arliest known coelacanth skull extends the range of anatomically modern coelacanths to the Early Devonian”的文章,发现了空棘鱼头颅化石,这一发现将“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记录前推了约1700万年,为研究空棘鱼类的早期快速分化以及随后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照时间,进一步支持了肉鳍鱼类起源于中国南方古地理区域的假说。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朱敏研究员表示云南空棘鱼头颅化石的发现对探讨空棘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了中国南方早泥盆世空棘鱼化石记录的空白,再次印证了中国南方古地理区域是肉鳍鱼类起源中心的假说。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空棘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它与陆生脊椎动物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四足动物起源研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空棘鱼类自泥盆纪经历了一次快速辐射演化之后,在很长一段地质历史时期内身体形态并没有太大改变,其保守性或演化停滞现象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被称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

此前,早泥盆世*的空棘鱼记录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件不完整的齿骨化石,这件标本竟保留了巨大的齿骨感觉孔,这是泥盆纪之后的空棘鱼才具有的典型特征。那它是否可能已经具有“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的体质特征呢?由于材料的零碎,这一疑惑也无从解答。

近年来,中科院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研究群体在中国南方组织了多次发掘,终于在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大约4.1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两件空棘鱼标本,分别为头颅的前段与后段。通过研究,它被确认属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并将其化石记录前推了1700万年。

2009年朱敏研究组曾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发现了一种古鱼,能将有颌脊椎动物几大类群的特征汇于一身,大大填充了它们之间的形态学鸿沟,*次近乎完整地呈现了有颌脊椎动物祖先可能具有的特征组合。

这硬骨鱼形态距今超过4.18亿年,是已知zui早的、保存完好的硬骨鱼,是“肉鳍鱼”这个分支中位于演化树根部的一个成员,这个分支今天还包括肺鱼、腔棘鱼和所有陆地脊椎动物。在该化石中,衍生特征与原始特征如人们所料混合在一起。这意味着,“条鳍”硬骨鱼和“肉鳍”硬骨鱼的分化一定发生在距今至少4.19亿年前,说明有颚类脊椎动物有一个久远的历史 。

来源:生物通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