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和试剂-从医疗计量器具的“体检”谈计量法制建设
医疗计量器具的“定期体检”是指由具有资质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照相关医疗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规程,在一定时期内,对医疗计量器具进行的“周期检定”。即通过一系列计量检测活动,判定医疗计量器具的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并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证书,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确保人民群众在检查治疗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本来没病,去医院检查,却查出病来;有人本来有病,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病来;有人在不同医院作检查,得到不同的检查结果。笔者凭借从事医疗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多年的经验认为,其原因除了与医生的责任心、技术水平有关外,还与医疗计量器具的性能有直接的关系。从我市这几年对*及医用三源等的检定情况看,医疗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合格率均不高。
尽管《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医疗卫生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使用医疗计量器具者应主动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检定。近几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采用了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了对医疗设备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每年均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去各医院(包括个体诊所)开展医疗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尽管如此,目前我市的医疗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仍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一些医院,特别是城镇郊区及乡镇的个别卫生院(或诊所)无视法律责任,*使用未经“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给病人检查诊断,其检查诊断的质量难以保证。
那么,医疗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的工作为什么那么难做呢?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个别医院*法律意识、医疗质量意识淡漠,怕花钱。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手太软”,政府有关部门*不严、力度不大。如《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及《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三部法律法规中,涉及强制检定的处罚仅有一条,而且处罚力度不大。三是缺乏社会舆论监督。群众及个别医务人员对医疗计量仪器的性能参数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性(如射线剂量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缺乏了解,并对在用医疗计量器具是否具备合法性了解不够,而群众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
所以,大力开展计量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引起全社会对医疗计量器具监督管理的广泛关注,促进计量法制建设,完备计量法律法规,使其更适合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