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生物体存在的蛋白胨培养基的配置程序
不同的生物体需要特定的氨基酸和多肽,因此存在着各种蛋白胨,一般来说,用于蛋白胨生产的蛋白包括动物蛋白(酪蛋白、肉类)和植物蛋白(豆类)等两种。能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因此,蛋白胨从来源上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胨和植物性蛋白胨。胰胨、肉胨、骨胨等都是动物性蛋白胨,而大豆蛋白胨等则是植物性蛋白胨。动物性来源的蛋白胨还有:蚕蛹蛋白胨、血液蛋白胨等。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和不同的水解条件,其水解物中组成可千差万别。所以胨往往是一个复杂的多肽混合物。可溶于水,过热不凝固,在饱和硫酸铵中不发生沉淀但可为蛋白质沉淀剂所沉淀。可用作微生物发酵原料和动物细胞培养基、特种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的配料,也有用作啤酒等产品的稳定剂。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通常配置的程序也不相同,不过常规的流程基本相同,主要分为:
一、配置
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准备地称取相应成分,混于蒸馏水中,在三角烧瓶中加入一点蒸馏水,再加入蛋白胨等各种成分。
二、溶化
把各种成分混于水中,以流通蒸汽溶化半小时,比如在电炉上溶解时要时刻搅拌,溶解完后,再补充水分。如果配置的培养基的数量很多,要避免用金属锅,以免影响细菌生长。
三、调节PH值
保证培养基的PH值在正常的范围值内,培养基只有在适宜的PH值环境中,才能更好的生长繁殖。
四、过滤澄清
通常培养基在配置完成后会有些沉渣,需要通过过滤澄清,使其清澈透明,才可使用。
五、分装根据具体需要将培养基分装于不同容量的容器中。分装的量不要超过容器的三分之二,防止灭菌时外溢。
六、灭菌
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质的区别,可以采用相应的灭菌方法。比如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血清凝固器灭菌,以及水浴低温灭菌法等。
七、鉴定
培养基只有在经过鉴定之后才可以使用,将培养基放在37度温箱内培养二十四小时后,证明无菌,符合要求才可使用。
八、保存
配置完成的培养基不要存放过长时间,并且存放在适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