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永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性

时间:2015-4-21阅读:306
分享:

单增李斯特歯逬入人体足否得病与菌量和宿主的年齡免疫状态有关,因为该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宿主对它的消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因此,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40岁以上的成人,免疫功能缺陷者。

潜伏期: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健康成人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易感者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败血症、脑膜炎、孕妇出现流产。

单增李斯特菌的抗原结构与毒力无关,它的致病性与毒力机理如下:

1、寄生物介导的细胞内增生,使它附着及进入肠细胞与巨噬细胞;

2、抗活化的巨噬细胞,单增李斯特菌有细菌化过氧化歧化酶,使他能抗活化巨噬细胞内的过氧化物(为杀菌的毒性游离基团)分解;

3、溶血素,即李斯特杆菌溶血素O,可以从培养物上清液中获得,为SH活化的细胞溶素,有α和β两种,为毒力因子。

临床表现: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控制:单增李斯特菌在一般热加工处理中能存活,热处理已杀灭了竞争性菌群,使其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已于存活,所以食品加工中,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2分钟以上,单增李斯特菌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所以即使产品已经过热加工处理充分灭活了单增李斯特菌,但有可能造成产品的二次污染,因此蒸煮后防止二次污染是极为重要的。由于李斯特菌在4℃下仍能生长繁殖,所以未加热的冰箱食品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危险。冰箱食品需加热后再食用。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 2001年10月1日实施,对鱼肉、贝类、甲壳类(虾蟹)爬行类(鱼)两栖类、蛙等,制定了微生物标准:

细菌总数 个/g≤106       大肠菌群 个/g≤10

致病菌 沙门氏菌 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 不得检出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