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污水危害及污水处理意义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也正处于增长和环境保护矛盾十分突出的时期,环境形式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医院污水是医院或其它医疗机构在诊治、预防疾病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废水。医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艾滋病、乙肝、丙肝、伤寒、痢疾、结核杆菌等,被列为HW01号危险污染物,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医院污水虽然较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数量少,但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疾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对公众和环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医院污水进行治理,1996年对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进行了修订,实施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医院污水的治理提出全面的要求。
2003年,尤其是“SAILS”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公众环保意识增强,营造“绿色医疗环境”的要求,由环保总局、发布的GBl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对医院污水排放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为此,了解医院污水处理发展现状,研究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国医院污水的处理现状
据环保总局统计,对全国28个省(区、市)50床以上的医院的污水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全国
50床以上的医院共计8515家,床位总数为133109张,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医院4935家,占总数的58%;
医院污水排放总量为82.34万m3/d,实际处理量为67.95万m3/d,处理率为82%,按现行排放标准达标排放量58.15万m3/d,达标率为70.6%。不同地区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北京、江
苏等地的拥有率较高,在90%以上,而内蒙、陕西和西藏等地的拥有率较低,仅为10%-30%。与发达医院污水处理状况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相比,我国医院污水处理水平整体较低。
3.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现有医院的污水处理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466-2005)执行。
3.1一级处理一级处理即消毒处理或机械处理,一般情况下,一级处理的工艺流程是:将来自病
区和其它含菌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到污水处理站。含粪便污水先通过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病区其它污水经相应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污水站设有格栅、调节池、计量池、提升泵和接触池,消毒剂通过自动投配系统,进入接触消毒池杀菌,经处理达标后外排。由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定期消毒处理。
目前,我国已建医院处理设施大多数采用一级处理,其特点是省,运行费用低,但处理效果不甚理想,许多医疗机构忽视了排放污水中余氯含量的控制,提高了医院污水处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2二级处理二级处理即生化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去除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
物质来降低水中的BOD、COD等,随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不断增加,生化处理工艺逐渐被处理医院污水采用,但一次性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和简易生化处理等。
3.2.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是二级处理工艺中常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不同性质的污水适应性强,其缺点是运行稳定性差,易发生污泥膨胀和污泥流失,分离效果不够理想13】。而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cActivated Sludge System简称CASS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革,其是CASS池,它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集曝气、沉淀功能于一体,其工作过程是曝气、沉淀、排水在同一池子内依次进行,周期循环,同时可以连续进水,间断排水,对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的医院,CASS法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很好的处理效果。
3.2.2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流程医院污水经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和悬
浮物,再通过厌氧酸化一厌氧吸附.好氧流化吸附,沉淀污泥大部分回流到厌氧段,聚磷菌在其中释放磷,在好氧段过量吸收磷,并通过排富磷剩余污泥加以除磷,还具有大幅度降解BOD5和硝化作用,回流到缺氧段进行反硝化以脱氮,将除磷、脱氮和降解有机物三个生化过程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厌氧租缺氧段为除磷和脱氮提供不同的反应条件,在后续的厌氧段为三个指标的去除提供了共同的反应条件,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污泥产量较低。据文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邳州市中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采用此工艺满足了医院污水处理的要求,取得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2.3膜生物反应器近年来,随着膜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膜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组成的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在上受到广泛关注,膜技术被称为“2l世纪的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以超滤或微滤膜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生化处理技术相结合,可完成固液分离过程,使有机物深度氧化,使污泥长时间保留,通过硝化与反硝化除氮,使反应池内微生物的含量处于zui浓度,反应速度zui快。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优良稳定,有效去除SS和病原体,不必考虑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污泥流失的问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建日污水处理量1000吨的外科中心污水处理站,采用膜生物处理池处理后,悬浮物、COD=r、BOD5、氨氮、粪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分别为82.25%、80.25%、75.52%、75.84%、96.75%,经过近3年的运行,设备性能稳定,处理效果可靠。
3.2.4二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方法是污水入格栅池、沉淀池进入生物滤池,两个生物滤池内分别装有直径0.2-0.5em大小的活性瓷球。该瓷球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铁、、碳纳米等物质在特定高温条件下煅烧而成;为空心球,具有许多微孔,表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在瓷球上挂膜;具有摩擦性能,及一定的吸附能力。瓷球具有一定的重量,沉于生物滤球的底部,不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在两个生物滤池之间设有缓冲室,作用在于对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及驯化。该工艺运用于深圳市罗湖区一所综合性医院(污水排放量为20吨/日),处理后医院污水悬浮物、CODer、BOD5、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9.61%、93.45%、98.63%、98.63%,对医院污水净化处理具有理想的效果。
3.2.5简易生化处理该方法是医院因地制宜,实行简易改造,如增加污水的曝气过程与时间,添加化学制剂等,出水COD和BOD等理化指标不能保证达标,只能作为边远山区、欠发达地区医院污水处理的过渡措施,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4.环保对策
为全面提高医院污水处理水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医院污水处理工作。
4.1适合国情、提高标准虽然已建有相当数量的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从1983年发布的GBJ48-83
《医院污水排放》到2006颁布实施的GBl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实施标准不断提高,对医院污水的污染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发达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相比,我国医院污水的整体处理水平仍然偏低,应依靠科学进步,逐步靠近WHO和对医院污水处理的要求,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污水处理技术路线。
4.2提倡的生物处理工艺医院污水处理随着形式的发展,技术的提高和环保卫生事业的需
求,要改善传统的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的生化处理技术,zui大限度地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之后,再进行氯化消毒,大幅度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使总余氯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减少毒副产品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全面考虑生态环境。
4.3提高认识、达标排放医院污水处理工作应与医院规划、发展规模、设计与建设同步进行,纳
入医院管理体系中,医院污水处理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项有利社会,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岗位责任心,做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4.4遵循原则、持续发展医院污水处理应遵循全过程控制原则、减量化原则、就地处理原则、分
类指导原则、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生态原则,以确保医院污水的排放全面达到相关的污水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