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温州渠诚泵业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关于污水泵和渣浆泵效率比较的建议
离心泵提不上水原因分析
离心泵以其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效率较高而成为农业上应用广泛的一种水泵,但也因有时提不上水而令人倍感烦恼。现就提不上水这一故障的原因加以分析。
进水管和泵体内有空气
(1) 有些用户在水泵启动前未灌满足够的水,有时看上去灌的水已从放气孔溢出,但未转动泵轴交空气*排出,致使少许空气残留在进水管或泵体中。
(2) 与水泵接触的进水管的水平段逆水流方向应用0.5%以上的下降坡度,连接水泵进口的一端为,不要*水平。如果向上翘起,进水管内会存留空气,降低了水管和水泵中的真空度,影响吸水。
(3) 水泵的填料因使用已经磨损或填料压得过松,造成大量的水从填料与泵轴轴套的间隙中喷出,其结果是外部的空气就从这些间隙进入水泵的内部,影响了提水。
(4) 进水管因潜在水下,管壁腐蚀出现孔洞,水泵工作后水面不断下降,当这些孔洞露出水面后,空气就从孔洞进入民进水管。
(5) 进水管弯管处出现裂痕,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处出现微小的间隙,都有可能使空气进入进水管。
水泵转速过低
(1) 人为的因素。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因原配电机损坏,就随意配上另一台电动机带动,结果造成了流量小、扬程低甚至不上水的后果。
(2) 传动带磨损。有许多大型离心泵采用带传,因使用,传动带磨损而松驰,出打滑现象,从而降低了水泵的转速。
(3) 安装不当。两带轮中心距太小或两轴不太平行,传动带紧过安装到上面,致使包角太小,两带轮直径计算差错以及联轴传动的水泵两轴偏心距较大等,均会造成水泵转速的变化。
(4) 水泵本身的机械故障。叶轮与泵轴紧固螺母松脱或泵轴变形弯曲,造成叶轮多移,直接与泵体磨擦,或轴承损坏,都有可能降低水泵的转速。
(5) 动力机维修不灵。电动机因绕组烧毁,而失磁,维修中绕组匝数、线径、接线方法的改变,或维修中故障未*排除因素也会使水泵转速改变。
吸程太大有些水源较深,有些水源的外围地势较平坦处,而忽略了水泵的容许吸程,因而产生了吸水少或根本吸不上水的结果。要知道水泵吸水口处能建立的真空度是有限度的,真空的吸程约为10米水柱高,而水泵不可能建立的真空。而且真空度过大,易使泵内的水气化,对水泵工作不利。所以各离心泵都有其大容许吸程,一般在3-8.5米之间。安装水泵时切不可只图方便简单。
水流的进出水管中的阻力损失过大
有些用户经过测量,虽然蓄水池或水塔到水源水面的垂直距离还略小于水泵扬程,但还是提水量小或提不上水。其原因常是管道太长、水管弯道多,水流在管道中阻力损失过大。其原因常是管道太长、水管弯道多,水流在管道中阻力损失过大。一般情况下90度弯管比120度弯管阻力大,每一90度弯管扬程损失约0.5-1米,每20米管道的阻力可使扬程损失约1 米。此外,有部分用户还随意水泵进、出管的管径,这些对扬程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它因素的影响
(1) 底阀打不开。通常是由于水泵搁置时间太长,底阀垫圈被粘死,无垫圈的底阀可能会锈死。
(2) 底阀滤器网被堵塞;或底阀潜在水中污泥层中造成滤网堵塞。
(3) 叶轮磨损严重。叶轮叶片经使用而磨损,影响了水泵性能。
(4) 闸阀可止回阀有故障或堵塞会造成流量减小甚至抽不上水。
(5) 出口管道的泄漏也会影响提水量。
关于污水泵和渣浆泵效率比较的建议
常见有些文献报道其污水泵和渣浆泵具有很高的清水效率,有些甚至接近清水泵效率,笔者对此有如下看法:
(1)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和试验结论的不断深入和积累,特别是两相流理论的应用,污水泵、渣浆泵效率水平不断提高势在必然。
(2)普通清水泵是以获得效率而设计的,也就是说,清水泵的水力结构参数是获得效率的组合。对污水泵、渣浆泵这类有特殊要求的泵其效率不可能*一时期的清水泵效率。这一比较系指同时代的水平而不是某个人的设计水平。
(3)污水泵、渣浆泵效率低于清水泵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过流通道加宽了。效率下降的值主要与加宽的程度有关。所以, 如果没有通过能力的限制,对两台不同的污水泵、渣浆泵(Q、H、n相同)进行效率对比是无意义的。
(4)污水泵流道加宽是为防止阻塞,所以原污水泵的效率通常低于次级污水泵。
笔者根据φ/DS=0.6~0.8及Q<600m3/h的污水泵的效率统计结果,给出在此条件下的效率算式[1]>
η=0.78-(6.74Q)-0.32-0.29(0.32-lg0.013ns)2
式中 Q——流量,m3/h。
φ——泵允许通过尺寸,mm。
(5)泥浆泵流道加宽主要是降低流道内两相流流速以减轻磨损。所以,强磨蚀渣浆泵效率通常低于软泥浆泵的效率。如自贡工业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G、ND型泵是用于强磨蚀渣浆的,NQ型泵是用于抽送轻型泥浆的。
(6)建议在给出污水泵、渣浆泵的效率时,同时给出小通过尺寸,以方便进行泵设计水平比较。
建议通过试验建立η=f(Q,ns,φ)污水泵、渣浆泵的关系式。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简介
齿轮油泵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即它的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来自于挤出机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
在术语上讲,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
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这使泵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99%,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99%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体损失是必然的。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地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仍可以达到93%~98%的效率。
对于粘度或密度在工艺中有变化的流体,这种泵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如果有一个阻尼器,比如在排出口侧放一个滤网或一个限制器,泵则会推动流体通过它们。如果这个阻尼器在工作中变化,亦即如果滤网变脏、堵塞了,或限制器的背压升高了,则泵仍将保持恒定的流量,直至达到装置中弱的部件的机械极限(通常装有一个扭矩限制器)。
对于一台泵的转速,实际上是有限制的,这主要取决于工艺流体,如果传送的是油类,泵则能以很高的速度转动,但当流体是一种高粘度的聚合物熔体时,这种限制就会大幅度降低。
推动高粘流体进入吸入口一侧的两齿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一空间没有填充满,则泵就不能排出准确的流量,所以PV值(压力×流速)也是另外一个限制因素,而且是一个工艺变量。由于这些限制,齿轮泵制造商将提供一系列产品,即不同的规格及排量(每转一周所排出的量)。这些泵将与具体的应用工艺相配合,以使系统能力及价格达到。
PEP-II泵的齿轮与轴共为一体,采用通体淬硬工艺,可获得更长的工作寿命。“D”型轴承结合了强制润滑机理,使聚合物经轴承表面,并返回到泵的进口侧,以确保旋转轴的有效润滑。这一特性减少了聚合物滞留并降解的可能性。精密加工的泵体可使“D”型轴承与齿轮轴配合,确保齿轮轴不偏心,以防齿轮磨损。Parkool密封结构与聚四氟唇型密封共同构成水冷密封。这种密封实际上并不接触轴的表面,它的密封原理是将聚合物冷却到半熔融状态而形成自密封。也可以采用Rheoseal密封,它在轴封内表上加工有反向螺旋槽,可使聚合物被反压回到进口。为便于安装,制造商设计了一个环形螺栓安装面,以使与其它设备的法兰安装相配合,这使得筒形法兰的制造更容易。
PEP-II齿轮泵带有与泵的规格相匹配的加热元件,可供用户选配,这可保证快速加温和热量控制。与泵体内加热方式不同,这些元件的损坏只限于一个板子上,与整个泵无关。
齿轮泵由一个独立的电机驱动,可有效地阻断上游的压力脉动及流量波动。在齿轮泵出口处的压力脉动可以控制在1%以内。在挤出生产线上采用一台齿轮泵,可以提高流量输出速度,减少物料在挤出机内的剪切及驻留时间,降低挤塑温度及压力脉动以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
渠诚泵业-GRG高温管道离心泵,CDLF不锈钢多级管道离心泵,ZW直联式自吸泵,LW无堵塞立式管道排污泵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