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千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动态>>污水处理中氨氮和磷的去除方法
1.2 实验水质及接种污泥
本实验采用模拟废水,由碳源液、 磷液、 氮液、 浓缩液及微量元素配制而成,模拟废水pH平均值为6.760.无水乙酸钠为碳源(COD=400mg·L-1),磷酸二氢钾(PO3-4-P=8mg·L-1)、 氯化铵(NH4+-N=40mg·L-1)、 浓缩液(1 L)由45 g MgSO4·7H2O、 80 g MgCl2·6H2O、21 g CaCl·2H2O、 10 g酵母浸膏、 61 g蛋白胨组成,微量元素组成参照文献[19].为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1 L模拟废水加入1 mL浓缩液及1 mL微量元素液.
实验所用污泥接种自兰州市七里河城市污水处理厂4号曝气池,该污水厂采用A2/O工艺,污泥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性能,污泥各项指标性能良好.
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所有水样均采用定性滤纸过滤后测定,水质分析项目中PO3-4-P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NH4+-N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COD采用COD快速测定仪测定,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采用滤纸重量法测定.温度、 ORP(氧化还原电位)值和DO由德国Multi 3420在线测定仪在线监测.
2 结果与讨论2.1 不同侧流比条件下EBPR系统COD、 NH4+-N的去除性能
图 2为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COD、 NH4+-N去除性能.控制DO=1mg·L-1,在提取侧流比为0、 1/4、 1/3、 1/2的4个阶段监测日常运行时反应器进、 出水COD、 NH4+-N浓度及其去除率.图 2(a)中,反应器在Ⅰ阶段与Ⅱ阶段对COD的去除率均高于81.9%,出水COD浓度平均值为24.1mg·L-1,COD得以稳定去除.但在后两个阶段,COD出水浓度与去除率有所波动,Ⅲ、 Ⅳ阶段中,CODzui低去除率均为79.7%,出水COD的残余量达到81.3mg·L-1.与文献给出的侧流除磷对COD去除效果几乎无影响不同,分析认为,郝晓地等[18]的研究表明,在不断增大侧流比时,生物除磷所需zui低COD/P值会不断下降(侧流比从0增大至20%时,所需zui低COD/P值随之由20降至15),即侧流比不断增大时,整个生物反应过程所需COD不断减小,本实验COD/P值并未随相应的COD/P有所降低且始终为50,因此在Ⅲ阶段与Ⅳ阶段出水有些许COD残留.
图 2 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COD、 NH4+-N去除性能
由图 2(b)中可得,各阶段下NH4+-N去除率仅在改变不同侧流比初期略有降低,之后快速回升至*并实现氨氮的稳定去除.反应器在整个实验阶段(110 d)对NH4+-N去除率均值为98.1%,出水NH4+-N浓度平均值为0.8mg·L-1,工艺去除NH4+-N性能稳定,说明反应器中NH4+-N去除不受侧流比影响,类似的研究结论也有报道.且此时反应器在低好氧(DO=1mg·L-1)的情况下,证明侧流比磷回收与低DO浓度(DO=1mg·L-1)条件下的EBPR系统结合运行对去除NH4+-N影响甚微.
2.2 不同侧流比条件下EBPR系统的除磷性能
图 3为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的除磷性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规定一级A标准中总磷(以P计)排放应≤0.5mg·L-1.由图 3可见,反应器Ⅰ阶段(无侧流比)出水磷的达标率为52.9%,该阶段初期系统因刚启动出水有3 d不稳定,之后除磷率zui低为82.3%,平均除磷率89.4%; Ⅱ、 Ⅲ阶段(侧流比分别为1/4、 1/3)中,平均除磷率分别为98.5%和99.0%,出水磷达标率均远远优于Ⅰ阶段,尤其是Ⅲ阶段只有初期*天未达到一级A标准,出水达标率为93.3%,说明侧流比升高至1/3,除磷效果也随之上升,出水PO43--P浓度逐渐下降; Ⅳ阶段中除磷率不断波动,除磷率zui低为65.4%,出水磷的达标率仅为45.5%,在1/2侧流比时,提取较多厌氧放磷上清液进行化学磷回收,此时聚磷菌在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的动态平衡被严重破坏,生物性能逐渐恶化,因此在1/2侧流比时抑制低好氧EBPR系统的除磷性能.说明低好氧EBPR系统在1/4、 1/3侧流比条件下于回收磷的同时EBPR系统可更加节能稳定运行.
图 3 不同侧流比条件下系统的除磷性能
2.3 不同侧流比条件下EBPR系统典型周期磷的变化规律
图 4为不同侧流比条件下典型周期内PO3-4-P、 ORP和DO的浓度变化规律.从中可知,在DO=1mg·L-1条件下,依次提取侧流比0、 1/4、 1/3、 1/2后厌氧段释磷量呈递减趋势,对应厌氧末期磷浓度分别为32.8、 26.0、 20.1、 18.7mg·L-1.分析原因为: ①提取侧流比即人为剥夺生物反应过程中厌氧释磷量,随着不断的磷剥夺,聚磷菌胞内聚磷颗粒含量减少,厌氧释磷能力逐渐减弱[20]; ②从图 4中可以看出,厌氧阶段反硝化初期,氧化态的NOx--N被还原成N2,反应器中ORP不断下降,随后反应过程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幅度减小,ORP下降速率变小并逐渐趋于平缓,厌氧段末期ORPzui终分别为-258.9、 -233.7、 -231.4、 -217.8 mV.王晓玲等研究表明,在低ORP情况下,相对ORP值越高则NO3--N含量越大,即各阶段中厌氧段后期NO3--N含量依次升高.随着厌氧段NO3--N含量升高,反硝化菌与聚磷菌在污水中竞争能力逐渐增强,聚磷菌处于劣势,导致聚磷菌释磷量减少.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