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软启动江苏代理商
西门子软启动江苏代理商
熟练使用置位和复位等各条基本指令,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模拟,熟练地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试。
二、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的模拟实验面板图:图6-9-1所示
液体混合装置控制面板
上图下框中的V1、V2、V3、M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0、Q0.1、Q0.2、Q0.3;起、停按钮SB1、SB2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0、I0.1;液面传感器SL1、SL2、SL3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2、I0.3、I0.4。上图中,液面传感器利用钮子开关来模拟,启动、停止用动合按钮来实现,液体A阀门、液体B阀门、混合液阀门的打开与关闭以及搅动电机的运行与停转用发光二极管的点亮与熄灭来模拟。
三、控制要求
由实验面板图可知:本装置为两种液体混合装置,SL1、SL2、SL3为液面传感器,液体A、B阀门与混合液阀门由电磁阀YV1、YV2、YV3控制,M为搅动电机,控制要求如下:
初始状态:装置投入运行时,液体A、B阀门关闭,混合液阀门打开20秒将容器放空后关闭。
启动操作:按下启动按钮SB1,装置就开始按下列约定的规律操作:
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SL2时,SL2接通,关闭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B阀门。液面到达SL1时,关闭液体B阀门,搅动电机开始搅动。搅动电机工作6秒后停止搅动,混合液体阀门打开,开始放出混合液体。当液面下降到SL3时,SL3由接通变为断开,再过2秒后,容器放空,混合液阀门关闭,开始下一周期。
停止操作:按下停止按钮SB2后,在当前的混合液操作处理完毕后,才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状态上)。
四、编制梯形图并写出程序
参考程序 表6-9-1所示
步序 | 指 令 | 步序 | 指 令 |
0 | LD I0.0 | 17 | LD M10.0 |
1 | EU | 18 | S M20.0, 1 |
2 | = M10.0 启动脉冲 | 19 | LD M20.0 |
3 | LD I0.1 | 20 | A T38 |
4 | EU | 21 | O M10.0 |
5 | = M10.1 停止脉冲 | 22 | S Q0.0, 1 液体A阀打开 |
6 | LD I0.2 | 23 | LD M10.3 |
7 | EU | 24 | S Q0.1, 1 液体B阀打开 |
8 | = M10.2 | 25 | LD M10.3 |
9 | LD I0.3 | 26 | O M10.1 |
10 | EU | 27 | R Q0.0, 1 液体A阀关闭 |
11 | = M10.3 | 28 | LD M10.2 |
12 | LDN I0.4 | 29 | S Q0.3, 1 搅动电机工作 |
13 | AN M11.1 | 30 | LD M10.2 |
14 | = M11.0 | 31 | O M10.1 |
15 | LDN I0.4 | 32 | R Q0.1, 1 液体B阀关闭 |
16 | = M11.1 | 33 | LD T37 |
步序 | 指 令 | 步序 | 指 令 |
34 | O M10.1 | 46 | = M11.5 |
35 | R Q0.3, 1 | 47 | LD M11.4 |
36 | LD Q0.3 | 48 | S Q0.2, 1 混合液阀打开 |
37 | TON T37, +60 延时6S | 49 | LD T38 |
38 | LDN Q0.3 | 50 | O M10.1 |
39 | = M12.0 | 51 | R Q0.2, 1 混合液阀关闭 |
40 | LDN Q0.3 | 52 | LD M11.2 |
41 | A M12.0 | 53 | S M20.1, 1 |
42 | AN M11.5 | 54 | LD T38 |
43 | = M11.4 | 55 | R M20.1, 1 |
44 | LDN Q0.3 | 56 | LD M20.1 |
45 | A M12.0 | 57 | TON T38, +20 延时2S |
五、程序设计及工作过程分析
启动操作:按下启动按钮SB1,I0.0的动合触点闭合,M10.0产生启动脉冲,M10.0的动合触点闭合,使Q0.0保持接通,液体A电磁阀YV1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当液面上升到SL3时,虽然I0.4动合触点接通,但没有引起输出动作。当液面上升到SL2位置时,SL2接通,I0.3的动合触点接通,M10.3产生脉冲,M10.3的动合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复位指令R Q0.0使Q0.0线圈断开,YV1电磁阀关闭,液体A停止流入;与此同时,M10.3的动合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保持操作指令S Q0.1使Q0.1线圈接通,液体B电磁阀YV2打开,液体B流入。
当液面上升到SL1时,SL1接通,M10.2产生脉冲,M10.2动合触点闭合,使Q0.1线圈断开,YV2关闭,液体B停止注入,M10.2动合触点闭合,Q0.3线圈接通,
在
(1) 数据寄存器(D)
数据寄存器是用于存储数值数据的,其值可通过应用指令、数据存取单元及编程装置进行读出或写入。这些寄存器都是16位(位为符号位),两个相邻的寄存器、可组成32位数据寄存器(例:用D0表示(D1,D0)32位数据位)。
数据寄存器又分一般型,停电保持型和特殊型。
(2) 位组合数据
在FX系列PLC中,是使用4位BCD码表示1位十进制数据。
K1X0就表示由X3~X0 4个输入继电器的组合。
K1X0就表示由X7~X0 8个输入继电器的组合。
(3) 标志位
功能指令在操作过程中,其运算结果要影响某些特殊继电器或寄存器,通常称其为标志。
1) 一般标志(位)
M8020:零标志,如运算结果为0时动作;
M8021:借位标志,如做减法时被减数不够减时动作。
2) 运算出错标志(位)
M8067:运算出错标志
3) 功能扩展用标志(位)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大量采用了可编程序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能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但其构成的控制系统由于设计、安装、干扰等因素有时会出现故障。有些问题是在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周造成的。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本文阐述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一个系统中使用的成熟技术至少应占到75%以上
“成熟技术”一是经过一定的生产实践考验的可编程控制器产品或类似设计,或者确定能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经得起考验;二是设计工作人员对于需要使用的技术要有经验或有掌握它的能力。设计与配置一个可编程序控制系统选用的技术与设计方案切实可行。因为一个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一旦做出来,要*使用下去,难以找到机会反复修改。设计的硬件系统和编程软件,其中某些缺欠,可能一直隐藏在已完成的系统中。若遇到发生破坏作用的条件,后果难以预料。
2、系统的硬件结构和网络要简明而清晰
硬件结构不要追求繁琐,网络组态不要追求交叉因素太多,要力求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自身配置的组网能力。在组成I/O机箱配套的模板时,建议型号简单,力求*,模板密度不宜过大。使用的结线点不宜过多,从目前机箱的制造和配线工艺来看,输入与输出配线密度不能太高。
3、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的外部设备主要是指控制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输人设备是对系统发出各种控制信号的主令
在PLC内部存储器中有于输入状态存储的输入继电器区,各输入设备(开关、按钮、行程开关或传感器信号)的状态经由输入接口电路存储在该区域内,每个输入继电器可存储一个输入设备状态。PLC中使用的"继电器"并非实体继电器,而是"软继电器",可提供无数个常开、常闭触点用于编程。每个"软继电器"仅对应PLC存储单元中的一位(bit),该位状态为"1",表示该"软继电器线圈"通电,则程序中所有该继电器的触点都动作。输入继电器作为PLC接收外部主令信号的器件,通过接线与外部输入设备相,其"线圈"状态只能由外部输入信号驱动。输入信号的采集工作示意图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