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 污泥处理设备 水处理过滤器 软化水设备/除盐设备 纯净水设备 消毒设备|加药设备 供水/储水/集水/排水/辅助 水处理膜 过滤器滤芯 水处理滤料 水处理剂 水处理填料 其它水处理设备
河南亮晶晶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西藏直销90吨大型反渗透设备 膜壳 纯水 我们专业从事{反渗透设备、纯水设备、纯化水设备、超纯水设备、去离子水设备、离子交换设备、软化水设备、反渗透纯水设备、工业纯水设备、工业纯水机、反渗透纯水机等},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各种纯水设备。
西藏直销90吨大型反渗透设备 膜壳 纯水
西藏直销90吨大型反渗透设备 膜壳 纯水
反渗透设备概述: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一种高新膜分离技术,具有一次分离度高、无相变、简单高效的特点。反渗透膜“孔径”已小至纳米(1nm=10-9m),在扫描电镜下无法看到表面任何“过滤”小孔。在高于原水渗透压的操作压力下,水分子可反渗透通过RO半透膜,产出纯水,而原水中的大量无机离子、有机物、胶体、微生物、热原等被RO膜截留。
通常当原水电导率<200μS/cm时,一级RO纯水电导率≤5μs/cm,符合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对于原水电导率高的地区,为节省后续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更换成本,提高纯水水质,客户可考虑选择二级反渗透纯化系统,二级RO纯水电导率约1~5μS/cm,与原水水质有关。 反渗透的原理作用: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一般自来水或地下水经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处理后,产水电导率<10μS/cm,经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后产水电导率 <5μS/cm甚至更低,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系统后辅以离子交换设备或EDI设备可以制备超纯水,使电阻率达到18兆欧姆(电导率=1/电阻率)是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反渗透膜(一种半透膜)而分离出来与渗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进行分离、提纯和浓缩溶液。反渗透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
在精密过滤器前设置阻垢加药装置,防止反渗透膜结垢,减少清洗频率,提高运行周期。该装置配备阻垢剂为美国博克公司反渗透药剂。具体型号及加药量应根据实际原水水质来确定。
4.6 精密过滤
为防止反渗透膜元件在高压运行过程中被泄漏过来的较大固体颗粒划伤,在进入反渗透装置之前设有5mm保安过滤器,其作用是截留来自预处理出水中大于5mm的颗粒进入膜元件。这种颗粒经高压泵加压后可能击穿膜组件,造成大量漏盐的情况,同时可能会划伤高压泵的叶轮。保安过滤器的滤元采用可更换的PP滤芯,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设定值时予以更换。
4.6.1过滤器上盖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杆螺栓紧固,摇臂支撑的结构满足快速更换滤芯的要求;
4.6.2过滤器的顶部设排气口、底部设排放口;
4.6.3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5μm;
4.6.4过滤器本体为不锈钢。
4.7 高压泵
高压泵为反渗透膜组提供足够的进水压力,维持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一级RO配置1台高压泵。泵和前后的设备为联动设置,一旦出现状况可作出相应的反应并传动后续系统。泵进出口加装压力开关,压力低时报警及停泵,压力高时报警及停泵,对膜进行保护。
4.7.1高压泵及附件的材料采用不锈钢。
4.7.2密封方式考虑耐腐蚀、机械密封。
4.8 反渗透部分
RO反渗透系统简介
渗透是指稀溶液中的溶剂(水分子)自发地透过半透膜(反渗透膜)进入浓溶液(浓水)侧的流动现象。渗透压定义为某溶液在自然渗透的过程中,浓溶液侧液面不断升高,稀溶液侧液面相应降低,直到两侧形成的水柱压力抵销了溶剂分子的迁移,溶液两侧的液面不再变化变化,渗透过程达到平衡点,此时的液柱高差称为该浓溶液的渗透压。
反渗透原理即在浓溶液侧施加操作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当高于自然渗透压的操作压力施加于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然渗透的流动方向就会逆转,浓溶液中的水分子部分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的净化产水。
这就说明,当对盐水一侧施加的压力超过水的渗透压时,可以利用半透膜装置从盐水中获取淡水。反渗透过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一种高选择性和高渗透性(一般指透水性)的选择性半透膜;二是操作压力必须高于溶液的渗透压。这就形成了反渗透装置中两个关键组件:反渗透膜和高压泵,反渗透膜需要提供良好的选择透过性,高压泵提供达到除盐效果的操作压力。
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反渗透膜采用的是聚酰胺材料制成卷式复合膜,膜组件设计简单,填充密度大,内部结构为多个“膜袋”卷在一多孔中心管外形成,膜袋三边粘封,另一边粘封于多孔中心管上,膜袋内以多孔支撑材料形成透过物流道。膜袋与膜袋间以网状材料形成料液流道,料液平行于中心收集管流动,进入膜袋内的透过物,旋转着流向中心收集管,并由中心收集管流出。
您感兴趣的产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