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立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级B标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1)格栅处理
本工艺设置粗、细格栅各一道,以去除污水中的软性纤维物及大颗粒杂质,以防堵塞水泵、阀门、管道,确保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粗细格栅采用手动式,人工除渣,一般一星期一次。
污水经粗、细格栅处理后接入调节池。
(2)调节池
经格栅后污水进入调节曝气池,由于时间不同,各时水量、水质不均匀,为保证后续设备的连续运行,因此设计一综合调节池来贮存污水和均匀水质。本调节池由于容量大,污水在内流速缓慢,原悬浮在水中的微细颗粒容易沉淀在池底,使调节池於塞,污泥发酵,散发臭气,影响周围环境,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池中设置予曝气措施,主要起到时以下主要功能:
A、避免污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对废水充氧,防止H2S等有du气体的产生和积累
调节池设立紧急外排口一处,污水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自动切换),污水泵液位控制器2套,检修爬梯等基本配套设施。
调节池的污水泵将污水提升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该系统有水解酸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等组成。
(3)水解酸化池
该池主要目的有二个:
A、进水循环回流泥水混合进行缺氧脱氮反应。污水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分解为氨氮,同时采用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使亚硝酸氮、硝酸氮转化为氮气,并利用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B、将污水中悬浮颗粒杂质分解为溶解性有机质,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本工艺中水解池采用*的升流式上向流、底部有层较厚的污泥床区,污水从水解池底部进入,通过底部污泥床时,其中的微生物将大量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及有机物迅速截留并吸附,这是一个物理过程的快速反应,一般只须几秒钟到几十秒钟即可完成。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水解污泥的表面,慢慢地被分解代谢,其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要远远长于污水水力停留时间,因此水解池具有*的有机物去除能力。
为了增强水解池的作用,在水解池内装设了立体弹性式填料,填料上有丰富的水解细菌,其具有硬性、软性、半软性的优点。该填料与硬性蜂窝填料相比,孔径可变性大,不堵塞;与软性填料相比,材质寿命长,不粘连结团;与半软填料相比,比表面积大、挂膜迅速。
(4)接触氧化池
本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作去除有机物的主体工艺,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较传统的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A、有机负荷高,单位体积去除有机物的能量是生化法中高的,它的容积负荷达2-3KgBOD/m3.d,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5倍,SBR法、氧化沟法的3倍,因此,占地面积是生化法中少的。
B、不产生污泥膨胀,由于不实行污泥回流,因此,不存在污泥的过量繁殖导致反应池缺氧、出水水质恶化的危险。
C、耐冲击性好,接触氧化的细菌生长的填料上,当受到高负荷冲击后,一般只有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受损害,内部的生物细菌能很快得到恢复。
D、管理方便,由于以上优点,使得接触氧化法能实行简单的无人控制而不影响水质,可以减少操作人员,适当降低运行成本。
E、用电省,接触氧化法由于内部装设了填料,填料一般对空气具有二次切割作用,因此空气中氧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能有效降低动力消耗。
由于具有以上优点,作为目前污水处理流行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接触氧化池池型为长方形,共分二级,按2:1的比例划分,首池为高负荷氧化池,次池属于低负荷氧化池,以确保能充分降解各种形态的主要是可溶性的有机污染物及去除氨氮。从水流方向总体属于推流式,但从单池水流状态又属于*混合式,从曝气方式属于延时曝气、因此具有三者的优点,而又摒弃了三者的缺点。
填料采用*的立体弹性式填料, 水流条件十分*,能对气泡进行二次切割,其具有硬性、软性、半软性的优点。该填料与硬性蜂窝填料相比,孔径可变性大,不堵塞;与软性填料相比,材质寿命长,不粘连结团;与半软填料相比,比表面积大、挂膜迅速。曝气采用中心廊道曝气,气水比为15:1,污水在生化池内不断内循环,以使填料上的生物膜与污水充分接触,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降解。
充氧设备同样可变微孔曝气器,膜片材质为进口三元一丙橡胶,曝气管采用ABS工程塑料管。
(5)二沉池
二沉是为去除经氧化后水中脱落的微生物尸体而设置的,采用竖流式斜管沉淀池,设计表面负荷:1.0m3/m2.h,上升流速0.28mm/S,沉淀池上部为集水区,中部为沉淀区,下部为滑泥斗。二沉池停留时间为2小时,二沉池出水处设置可调节液位的齿形集水槽,以充分保证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污泥斗倾角为55度,沉淀下污泥定期由气提装置排至污泥池中。
(6)消毒池
二沉池出水进入消毒池本设备消毒时间按规范“GBJ48-83”标准为30分钟,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折板混合反应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处理水量的不同而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消毒后的处理水即可达到排放要求。BOD5<20mg/l,CODcr<100mg/l,SS<70mg/l,PH=6-9。
(7)污泥池
二沉池的污泥进入污泥好氧消化池,污泥池内设有污泥好氧消化系统,绝大部分有机污泥可得到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内,剩余污泥量很少,由业主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抽吸外运。
3二次沉淀池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经常检查并调整二沉池的配水设备,确保进入各二沉池的混合液流量均匀。
(2)检查浮渣斗的积渣情况并及时排出,还要经常用水冲洗浮渣斗。同时注意浮渣刮板与浮渣斗挡板配合是否适当,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3)经常检查并调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防止出水不均和短流现象的发生,及时清除挂在堰板上的浮渣和挂在出水槽上的生物膜。
(4)巡检时仔细观察出水的感官指标,如污泥界面的高低变化、悬浮污泥量的多少、是否有污泥上浮现象等,发现异常后及时采取针对措施解决,以免影响水质。
(5)巡检时注意辩听刮泥、刮渣、排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同时检查其是否有部件松动等,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6)定期(一般每年一次)将二沉池放空检修,重点检查水下设备、管道、池底与设备的配合等是否出现异常,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
(7)由于二沉池一般埋深较大,因此,当地下水位较高而需要将二沉池放空时,为防止出现漂池现象,一定要事先确认地下水位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可以先降水位再放空。
(8)按规定对二沉池常规监测项目进行及时的分析化验。
4二沉池常规监测项目有哪些
二沉池常规监测项目及数值范围如下:
(1)pH值:具体值与污水水质有关,一般略低于进水值,正常值为6~9。
(2)悬浮物(SS):活性污泥系统运转正常时,二沉池出水SS应当在30mg/L以下,大不应该超过50mg/L。
(3)溶解氧(DO):因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在二沉池继续消耗氧,出水溶解氧值应略低于曝气池出水。
(4)CODcr和BOD5:应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CODcr小于100mg/L,BOD5小于30mg/L。
(5)氨氮和磷酸盐:应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氨氮小于15mg/L,磷酸盐小于0.5mg/L。
(6)有毒物质: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对有毒物质有严格的要求。
(7)泥面:生产上可以使用在线泥位计实现剩余污泥排放的自动控制。
(8)透明度。
6立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级B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