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立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二级标准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流程:
一、安装调试人员首先要打开进水阀门、出水阀门,启动设备进水提升水泵,将调节池(可土建)的污水输送到地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开始。
二、对于初次使用及调试的设备,当水位达到设备 1/2 高度时停止水泵进水,打开风机进 水阀,开启风机,缓缓打开风机出风阀,向接触氧化池内曝气48 小时后再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入至设备 3/4 处,再向池内曝气 24 小时;
三、工作人员要用手触摸填料是否有粘状感,同时观察水体微生物生长情况,直至填料上生长出一层橙黄色生物膜,方可连续向设备输送污水,水量应逐步增加至设计 水量;
四、定时观察水中微生物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控制进水水量加以调整;
五、要观察二沉池水流流态,出水堰集水必须均匀,一般每隔 24 小时必须排泥一 次,排泥时打开排泥电磁阀,利用气提方式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六、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根据需要在消毒池内加入消毒剂(氯晶片等) ,二沉池来水经过消毒剂加药罐,药剂部分溶解,达到消毒的目的。经处理过的水在清水箱内停留约 0.5 小时后,就达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体排放;
七、设备调试结束并正常运行后,系统即可进入自动运行。现场将水泵、风机的操作切换在自动运行状态,由于电气操作控制柜是利用 PLC 自动控制程序, 在设备出厂前就已经加以了程序编制(一般每班各切换一次) ,运行时不必另行设置;
八、使用方应不定期对出水水质按照环保排放要求进行检测,以保证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
5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增大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
(1)活性污泥膨胀使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泥水界面接近水画部分污泥碎片经出水堰溢出。对策是通过分析污泥膨胀的原因逐一排除。(关于污泥膨胀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的文章大家可以查看历史消息)
(2)进水量突然增加,使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升高,导致上升流速加大、影响活性污泥的正常沉降,水流夹带污泥碎片经出水堰溢出。对策是充分发挥调节池的作用,使进水尽可能均衡。
(3)出水堰或出水集水槽内藻类附着太多。对策是操作运行人员及时清除这些藻类。
(4)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偏高,一沉池泥水界面接近水面,部分污泥碎片经出水堰溢出。对策是加大剩余污泥排放量。
(5)活性污泥解体造成污泥的絮凝性下降或消失,污泥碎片随水流出。对策是找到污泥解体的原因,逐一排除和解决。
(6)吸(刮)泥机工作状况不好,造成二沉池污泥或水流出现短流现象,局部污泥不能及时回流,部分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缺氧腐化解体后随水流溢出。对策是及时修理吸(刮)泥机,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7)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因缺氧腐化解体后随水流溢出。对策是加大回流污泥量,缩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
(8)水温较高且水中硝酸盐含量较多时,二沉池出现污泥反硝化脱氮现象,氮气裹带大块污泥上浮到水面后随水流溢出。对策是加大回流污泥量,缩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
6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
(1)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对策是加大回流污泥量,缩短停留时间。
(2)吸(刮)泥机工作状况不好,造成二沉池局部污泥不能及时回流,部分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对策是及时修理吸(刮)泥机,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3)水温突然升高,使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动耗氧量增加、局部缺氧区厌氧微生物活动加强,终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对策是设法延长污水在均质调节等预处理设施中的停留时间,充分利用调节池的容积使高温水打循环,或通过加强预曝气促进水汽蒸发来降低温度。
7二沉池出水BOD5与CODcr突然升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二沉池出水CODcr和BOD5突然升高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
(1)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水量突然加大、有机负荷突然升高或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突然升高等。对策是加强污水水质监测和充分发挥调节池的作用,使进水尽可能均衡。
(2)曝气池管理不善(如曝气充氧量不足等),导致出水CODcr和BOD5突然升高。对策是加强对曝气池的管理,及时调整各种运行参数。
(3)二沉池管理不善(如浮渣清理不及时、刮泥机运转不正常等)。出水BOD5和CODcr突然升高。对策是加强对二沉池的管理,及时巡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6立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二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