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在高度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下,往往需要即时补充能量和营养以应对消耗。功能性茶饮料可有效满足人们对饮品的多功能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随着新式茶饮体验的诞生,我国茶饮市场实现快速增长。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茶饮料行业市场规模达4131亿元,2020年我国茶饮料市场规模达4107亿元,同比下降0.58%,预计2021年我国茶饮料市场规模可达4789亿元。目前我国茶饮料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
1、采用传统发酵的茶叶直接提取,然后进行调配和加工。
2、直接采用茶浓縮汁或速溶茶粉进行调配和加工。
传统的茶饮料加工过程中,由于过滤精度较低,不能截留,只能达到暂时的澄清,在时间、温度、及电荷的影响下,这些杂质会再次聚合,形成肉眼可见浑浊或沉淀,即“二次沉淀现象"。以传统发酵茶叶为原料,加工成本高、 生产周期长、加工工艺繁琐、品质不稳定、得率低、设备投入大、能耗高,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不易控制,严重阻碍了功能性茶饮料工业的发展进程。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将提取过程中形成的沉淀物大分子物质进行过滤,保证功能性茶饮料的品质。经“过滤+杀菌+冷却"后,再经超滤膜技术对大分子蛋白、果胶、淀粉、细菌等进行截留,过滤后的发酵液澄清透亮,细菌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澄清透亮、光泽度好。其技术优势如下:
1、分离精度高,分离和浓缩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2、纯物理过程,无需化学反应,无二次污染。
3、膜组件填充面积大,渗透量大,占地面积小,可减少企业硬件的投资。
4、膜可反复清洗再生使用,使用寿命长达2-3年,减少消耗成本。
5、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劳动成本。
6、无需助滤剂,产生污染物少,节约成本。
新型工艺融合德兰梅尔超滤膜技术,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污水排放,代替传统热浓缩,减少了产物的热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可有效降低发酵液后期染菌的可能,符合企业节能减排的清洁生产要求。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