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厦门环保产业协会主办的三门峡·厦门生态环境先进技术跨区域交流活动在厦门隆重启幕。活动持续3天,将通过技术展示、实地考察与专题研讨等形式,推动两地环保产业深度协同发展。
作为活动重要议程,23日上午,三门峡市陕州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薛强虎率考察组首站到访三达膜,在参观科技展厅与研发中心后,与厦门市环保骨干企业展开深入座谈交流,共探新时期生态环境治理创新路径。
图 | 薛强虎局长一行参观三达科技展厅
三门峡市陕州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薛强虎 ,三门峡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赵通新 ,厦门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三达膜总经理方富林,以及两地环保协会相关负责人、厦门环保协会骨干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优势互补 双向赋能
作为东道主代表,方富林总经理首先对考察组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系统阐释厦门环保产业协会"技术赋能、平台聚力"的发展战略,并简要介绍了三达膜的创新发展情况。随后,与会代表就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智慧环保监测平台构建及环境执法创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薛强虎局长在交流中表示:“此次考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厦门在环境治理技术创新方面的前瞻布局,特别是实地直观了解了三达膜前沿创新膜技术、应用经验和发展理念之后,我们对如何推动陕州环境治理从“末端管控”向“系统化、资源化、预防性”转型有了更多思路。”
“厦门作为沿海经济特区,在智慧环保、技术创新及市场化运作方面具有先行优势,与三门峡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的需求形成互补。”赵通新会长在交流中指出,希望厦门的环保企业能把东南沿海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带到北方,推动三门峡及更多资源型城市的降碳减污与循环经济实践,同时也为自身打开更多发展空间。
赵通新会长的观点引发与会者共鸣,双方就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达成共识,拟在尾矿治理与资源回收、重金属回收、工业废气处理与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图 |座谈交流中的薛强虎局长(左)方富林会长(中)赵通新会长(右)
方富林总经理最后表示,三达膜一直秉持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从源头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入手,推动环保解决方案从单一治理向系统化、资源化方向转型升级。希望能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与厦门各环保骨干企业形成技术协同创新联合体,为解决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在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短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痛、难点展开联合攻关,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东南沿海技术创新的双向赋能路径。
山海协作,向绿而行
据悉,在为期三天的交流议程中,考察组还将深入走访厦门四家环保骨干企业,实地观摩三达膜鼓浪屿一体化污水处理示范项目。
这是继3月19日方富林会长率厦门环保科技企业考察团赴三门峡市开展交流活动之后,两地深化环保产业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两地"技术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创新合作模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种"山海协作"的模式,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区域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图 |方富林会长率厦门环保科技企业考察团赴三门峡市考察交流
作为厦门环保协会会长单位,三达膜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彰显了作为膜技术重要企业在技术、产业协同和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责任当担。未来,三达膜将继续深化"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双轮驱动战略,强化“山海协作”模式,与更多内陆资源型城市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助力实现“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的全链条环保体系,用膜技术让环境更友好、资源更永续,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架起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