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淀粉是淀粉的一种主要形式,由α-D-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是谷物、薯类、豆类等。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直链淀粉的含量是评价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碘比色法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直链淀粉与碘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直链淀粉含量成正比。通过测量蓝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如550nm和485nm)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样品处理
称取适量样品,精确至 0.0001g,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在一定温度下(如 30℃)水浴振荡提取一段时间(如 30min)。提取完成后,离心或过滤,取上清液备用。
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直链淀粉标准品,用少量乙醇湿润后,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直链淀粉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于比色管中,加入适量碘试剂,定容至刻度,摇匀,在一定温度下显色一段时间(如 15min)。以空白溶液为参比,在特定波长下(一般为 620nm)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直链淀粉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取适量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于比色管中,按照标准曲线绘制的步骤加入碘试剂显色,测定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