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帕金森氏症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1-12-14阅读:743
分享:

 帕金森氏症(PD)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特点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从黑质致密部(SNc)到纹状体。除了神经元的丧失,帕金森氏症在神经病理学方面的主要标志是路易体(Lewy bodies)沉积在整个黑质纹状体通路及大脑的其他部分。1 路易体是由α-Synuclein组成的细胞内包涵体,从脑干到皮层它们逐渐增多。尽管衰老是帕金森氏症的zui大风险因素,但是,由12个已知位点突变所引起的早发性家族形式占了全部病例的大约10%。其他基因如LRRK2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也增加了散发性晚发性帕金森氏症的风险。2生物通  

α-Synuclein如何影响黑质致密部中的多巴胺稳态成为了研究热点(图27)。3 目前已知,α-Synuclein抑制了酪氨酸羟化酶(TH),这是酪氨酸转化成L-3,4-二羟苯丙氨酸(L-DOPA)的限速酶。4 α-Synuclein的存在也通过抑制多巴脱羧酶(DDC),防止L-DOPA转化成多巴胺。5研究还表明,除了减少多巴胺合成,α-Synuclein还干扰囊泡融合和神经递质释放,从而损害了多巴胺囊泡运输和突触功能。6 由于α-Synuclein对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快速穿梭于突触前细胞膜的影响,多巴胺囊泡的立即可释放库也减少。7
研究还试图确定,在帕金森氏症期间,为什么有些神经元亚群易于发生神经退行性病变,而其他的则似乎受到保护。研究表明,长的轴突(长达70 cm)、众多突触连接和高的代谢需求让mesostriatal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别脆弱。8 另一方面,Calbindin表达的缺乏也解释了A9黑质纹状体神经元无法缓冲钙的含量,并增加了钙依赖性神经毒性的易感性。9 由于多巴胺迅速氧化形成活性氧簇(ROS),故细胞质的多巴胺被囊泡单胺转运体2(VMAT2)迅速隔离进囊泡。因此,人们认为DAT:VMAT2比例高的神经元更易发生神经退行性病变。10 除了VMAT2活性受到α-Synuclein影响,α-Synuclein的寡聚化积累也凝聚成不溶性的细胞毒性原纤维,它在囊泡膜上穿孔,促进多巴胺释放。11生物通  
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帕金森氏症发病机制的核心。支持这一理论的事实有,线粒体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HTRA2/Omi和Park7/DJ-1的突变导致了这种疾病的隐性形式。近期的研究表明,PINK1负责了功能失调线粒体的处理,这种线粒体会泄漏有害的ROS。12 通过巨自噬(macroautophagy)来清除有缺陷的线粒体,这需要Parkin从细胞质转位到线粒体。然而,Parkin依赖的线粒体自噬(mitophagy)的过度激活有可能导致生物能的不足,这促进了神经退行性病变。13,14
目前对帕金森氏症的治疗包括L-DOPA和多巴胺激动剂,这在扭转运动症状上相当有效,但无法阻止内在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展。一种既能缓解症状又能进行神经保护的新策略是使用第II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激动剂。突触前第III组mGluRs的激活抑制了谷氨酸的过度释放,防止兴奋性毒性,并与运动症状作斗争。15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