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缆通特种电缆(上海)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2年

15216809655

当前位置:一缆通特种电缆(上海)有限公司>>零浮力电缆>> 防水漂浮通讯电缆

防水漂浮通讯电缆

参   考   价: 30.5

订  货  量: ≥100 米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一缆通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上海市

更新时间:2025-05-09 16:09:15浏览次数:86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环保在线
同类优质产品更多>
材料形状 圆线 产品认证 CCC,ROHS,UL,CE,IS9001
电线最大外径 定制mm 加工定制
绝缘厚度 定制mm 拉伸强度 定制
芯数 定制
防水漂浮通讯电缆能在深水中,特别是能在深水中使用的具有纵向水密特性,海水不会渗透到电缆内部的舰船用深水电缆。绝缘层使用聚乙烯、PVC、或聚全氟乙丙烯 密封胶为不流淌密封胶水 外护套使用氯化聚乙烯材料 由于本发明产品绝缘采用PE或PVC材料及外护套使用氯化聚乙烯材料,这就使本发明的电缆具有了低烟、低毒、弹性好及在空气当中能够自然交联和具有良好的阻水作用的优点。

防水漂浮通讯电缆是水上应急通信、水文监测及海洋牧场的关键传输媒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发泡聚丙烯(FPP)与空心玻璃微珠(HGM)协同增强的漂浮结构,结合多层密封技术实现水上自浮与水密防护双重功能。实验表明,该电缆密度稳定于0.95g/cm³±0.02,浮力保持率>99%(300天浸水测试),抗拉强度达24MPa,适用于动态水文环境下的高频信号传输。

关键词‌:漂浮电缆;自浮结构;水密防护;发泡复合材料;水文监测

防水漂浮通讯电缆

浮动式通讯电缆需长期暴露于波浪冲击、紫外线辐射及生物附着等严苛环境。传统漂浮电缆常因密度失衡导致局部沉没,或因护套渗水引发绝缘失效。据门统计,2022年我国水文监测站因电缆进水造成的故障占比达37%。本研究通过材料-结构协同设计,实现电缆本体密度低于水(≤0.99g/cm³),同时保障IP68级防水性能,为水面浮标、漂流式传感器提供可靠连接方案。


2. 关键技术突破

2.1 漂浮结构设计

  • 浮力材料优化‌:

    • 发泡聚丙烯(FPP)‌:化学发泡工艺形成闭孔结构(孔隙率60%),密度0.75g/cm³;

    • 空心玻璃微珠(HGM)‌:粒径20-100μm,密度0.38g/cm³,掺入硅橡胶基体形成轻质浮力层;

    • 复合浮力层‌:FPP与HGM按3:2体积比共混挤出密度0.91g/cm³,浮力偏差≤±1.5%。

2.2 防水密封体系

  • 多层屏障结构‌:

    1. 导体防水层‌:镀锡铜线+阻水粉(吸水膨胀树脂)填充,膨胀率≥300%;

    2. 径向阻水层‌:铝塑复合带(AL/PET)纵包搭接,搭接率≥15%;

    3. 纵向密封层‌:热熔胶涂覆聚氨酯护套,接缝处激光焊接强度>护套本体。

2.3 抗环境老化设计

  • 抗紫外线配方‌:护套添加2%纳米TiO₂,UV照射5000小时后拉伸强度保持率>90%;

  • 防生物附着‌:表面涂覆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抑制藻类附着效率达82%(ASTM D3623测试)。

防水漂浮通讯电缆


3. 电缆结构与性能验证

3.1 分层结构(图1)

  1. 导体层‌:7×0.32mm镀银铜线,降低高频信号趋肤效应;

  2. 绝缘层‌:物理发泡聚乙烯(Foam-PE),发泡度65%,介电常数1.45;

  3. 浮力层‌:HGM/FPP复合带螺旋绕包,厚度1.2mm;

  4. 屏蔽层‌:铝镁合金丝编织(覆盖率≥95%),屏蔽效能≥70dB(30MHz-1GHz);

  5. 护套层‌:耐候型聚氨酯(PU),厚度2.0mm,邵氏硬度80A。

3.2 实验测试

  • 漂浮稳定性‌:在流速2m/s水流中连续测试30天,电缆露出水界面高度保持≥30%;

  • 防水性能‌:水深10米浸泡72小时后,绝缘电阻>10¹²Ω·km(IEC 60840标准);

  • 通讯性能‌:传输1Gb/s数字信号,误码率(BER)<10⁻⁹(距离500米)。

防水漂浮通讯电缆通过轻量化复合结构与多级密封技术,有效解决了水面通讯设备的浮力维持与防水难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动态环境适应性,并探索能源-信息一体化设计理念,推动其在智慧水域监测中的规模化应用。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