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吉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
资料类型 | jpg文件 | 资料大小 | 405564 |
下载次数 | 98 | 资料图片 | 【点击查看】 |
上 传 人 | 诸城市吉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技术,废水处理设备厂家 |
- 【资料简介】
- 印染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的一环,能够增加纺织后续服装生产的产品价值。近年来,我国印染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我国染料产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随着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印染废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国印染废水年排放量超过 5.5 亿 t。近年来,由于各种新型染料和助剂的大量使用,印染废水呈现出有机物含量高、色度大、水质变化大、pH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目前处理印染废水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成本低廉、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小、污泥产量少、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成为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1、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原理
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利用微生物酶氧化或还原染料分子,破坏染料分子的不饱和键和显色基团,将印染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质或转化为各种原生物质及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
2.1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原理是在废水中存在溶解氧分子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细胞进行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金诚等通过在动态生物膜反应器上接种好氧颗粒污泥,用以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膜反应器形成稳定的动态膜后对印染废水的浊度去除率超过 90%,对 UV254 染料的降解率达到95%,CODCr去除率也达到80%。谯建军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印染废水中分离得到好氧降解Kingella H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结晶紫的*佳条件,结果发现,在外加生长基质的情况下,Kingella H菌株对结晶紫及其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具有良好的降解脱色效果,在pH=7.0左右、葡萄糖质量浓度6 g/L、温 度 35 ℃、摇床转速 150 r/min 时,Kingella H 菌株对结晶紫具有*佳的降解活性。Ahmet Baban 等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纺织厂的印染废水,平均脱色率为50%,COD平均降解率达到80%,毒性有机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达到 75%,达到了中水回用的要求。张兴等从fu败的 PVA 胶水中分离得到黄单胞菌,并研究了部分简单有机碳源(丙三醇、葡萄糖、乙酸钠)、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共代谢基质对黄单胞菌生长和PVA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三醇和葡萄糖能加快 PVA 降解,而水溶性维生素对黄单胞菌生长和 PVA 降解的影响不明显,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能够促进黄单胞菌代谢,进而促进PVA降解。俞宁等利用好氧的全混合生物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实际应用结果表明,BOD5去除率为93.9%,CODCr去除率也达到了 93.6%,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标准的要求。
2.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水中没有溶解氧分子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进行生化反应,从而达到降解印染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Ra?zo-Flores 等在中温条件下,研究利用连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对偶氮二水杨酸盐(ADS)和媒染橙(MO1)偶氮染料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ADS和MO1在UASB反应器中都能够*降解和脱色。
宋汕柯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具有脱色能力的菌株Y8,以葡萄糖作为碳源、酵母粉作为氮源,在 pH=7、温度30 ℃、接种量15%的厌氧环境下,对双偶氮染料活性黄84进行脱色,36 h后脱色率超过98%。此外还研究了其他染料与活性黄84混合后对其脱色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酸性红172与活性黄84混合后能够促进活性黄 84 脱色,24 h 即可*脱色,而酸性蓝127和酸性红35与活性黄84混合后抑制了活性黄84的脱色,48 h后脱色率仅为50%。Somasiri等利用升流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脱色率超过 92%,CODCr去除率也达到90%以上。
上一篇:电池挤压试验设备13KN
下一篇:如何选择葡萄埋藤机
-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