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部总结了九个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为各地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提供借鉴。【详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各省(区、市)推荐“无废城市”候选城市,并会同相关部门筛选确定了“11+5”试点城市和地区。我们现在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问题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模式。【详细】
生态环境部总结了九个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为各地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提供借鉴。【详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部总结了九个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为各地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提供借鉴。【详细】
多年来,徐州市共实施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项目面积16.3万亩。全市已完成村庄搬迁约110个,安置居民约4.8万户,不仅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效加速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保障资金来源,徐州市在市、区(县、市)二级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拿出部分资金和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收益专项用于生态修复,同时大力拓展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融资渠道,增强修复区自身经济造血机能。【详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部总结了九个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为各地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提供借鉴。【详细】
2014年,赤水河成为贵州首个生态文明改革实践示范点,开展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建立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通过改革的办法和举措,初步建立起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共保共治、责权明晰、政企联动的长效机制。2018年2月,云贵川三省达成共识,明确以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共同目标,建立全国首个跨多省流域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加快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详细】
经企业申报、资料审核、专家组现场考察,并经广东省环保产业专家技术委员会会议评审表决,共评出“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20000t/d第五期废水处理工程”等23个工程项目为广东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现予以公布。【详细】
为提升“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的覆盖范围,丰富宣传手段,增强宣传实效,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重庆市以“五个结合”推动构建“无废城市”建设的全民行动体系。【详细】
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目标,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奋力擦亮“杭州湾北岸璀璨明珠上的第一抹亮色”。【详细】
目前有60个社区完成“无废社区”创建,20所学校成为“无废学校”试点校,13家商超成为首批“无废商超”创建单位,3家农贸市场成为首批“无废农贸市场”创建单位。威海市城市建成区有15个街道、137个社区、251个单位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居民36.3万户;农村地区有48个乡镇、1056个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涉及27.7万户,其中荣成市全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详细】
镇海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标尺,以亩均效益为导向,推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循环经济硬核,一个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现代绿色石化产业循环发展体系日益完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9%,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达到新标准发布以来的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控以上断面达标率为100%,捧回全省治水最高奖项“大禹鼎”,入选浙江省水生态环境示范试点。【详细】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节能省电、体积小、振动小、噪音低、安全可靠、耐用度高,稳定性强、永磁控制系统节能效果突出。【详细】
立足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特点,设置5大类45个指标111项任务,明确3项特色指标(餐厨垃圾资源化、快递包装废物减量、污泥无害化处置);建立市、区、部门“1+11+N”方案体系......截至2020年底,试点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制度、技术、市场、监督、全民行动“五大体系”取得积极成效,制定标准规范等80余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