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作者
储罐阻火呼吸阀技术要求
资料类型 | jpg文件 | 资料大小 | 133180 |
下载次数 | 291 | 资料图片 | 【点击查看】 |
上 传 人 |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储罐阻火呼吸阀技术要求,储罐阻火呼吸阀,阻火呼吸阀技术要求,阻火呼吸阀,呼吸阀 |
- 【资料简介】
储罐阻火呼吸阀技术要求*的是,呼吸阀的品种有很多,各有不同的性能。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可以防止火灾的阻火呼吸阀。在我们选用这样的呼吸阀时,首先我们应看其特性是否能够满足蒸汽加热设备的运行,然后才考虑其他客观条件。大家先跟我来看一看阻火呼吸阀工作原理,它是采用弹簧限位阀板,再由正负压力决定是呼还是吸。一个正常的一般呼吸阀是应该具有泄放正压和负压两方面的功能的。当我们的容器在承受正压力时,阻火呼吸阀打开呼出气体泄放正压,同时,当我们的容器承受负压时,阻火呼吸阀打开吸入气体泄放负压力。由此来确保里面的压力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这样才可以保证容器的安全。
储罐阻火呼吸阀技术要求
1.主要特点:本阀具有通风量大,密封性能好,泄漏量小,耐腐蚀等特点。
2.主要技术参数
操作压力:*正压:355Pa (36毫米水柱);
负压:295Pa (30毫米水柱)
B级正压:980Pa (100毫米水柱);
负压:295Pa (30毫米水柱)
C级正压:1765Pa (180毫米水柱);
负压:295Pa (30毫米水柱)【压力可调】阻火呼吸阀有两种,一种是拥有呼和吸两种功能的,一种是达到一定压力时,只会进行呼或吸的。还有一种是设计成,只呼而不吸。这种单方面的阻火呼吸阀,可以理解为用两个适当压力的单向阀来代替的。我们常说的阻火呼吸阀,它不仅能维持储罐容器内的气压平衡,确保储罐容器在超压或者是真空时被破坏,并且能够减少罐内介质和损耗。储罐区安全防范重点在于防止群罐火灾和爆炸.阻火器和呼吸阀是至关重要的安全和环保设备,其本质安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阻火器能够有效阻灭火焰蔓延.呼吸阀保护储罐不受超压和真空的破坏.阻火器应依照标准ISO 16852要求,整体进行阻火和流量测试,取得型式认证.使用超压值10%的呼吸阀,能够有效控制储罐废气的排放.必须提高阻火器和呼吸阀的安全标准,为高标准的环保要求保驾护航.全天候防爆型壳体选用不锈钢、铸钢、铝合金,耐腐蚀性好;波纹阻火层采用不锈钢材料,阻火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 结构简单,易检修,安全方便。
【储罐阻火呼吸阀技术要求维护与保养】
为了呼吸阀使用安全,应在3-6个月期将波纹阻火层拆下,清洗干净,保证阻火层上每个孔畅通,防止堵塞,确保安全正常使用。定期检查通风气正、负阀盘动作是否灵活,导杆及阀盘接触密封面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立即调换。在检查维护重新安装时,应保证阀内各结合面严密配合,阀盘升降灵活。新阀启用时,应安装前清除阀盘间的防震物,否则呼吸阀将失灵。
【储罐阻火呼吸阀技术要求安 装】
1 )呼吸阀应安装在储罐气源的高点,以降低物料蒸发损耗和以便顺利地提供通向呼吸阀直接和大的通道。通常对于立式罐,呼吸阀应尽量安装在罐顶顶板范围内,对于罐顶需设隔热层的储罐、可安装在梯子平台附近;
2 )当需要安装两个呼吸阀时,它们与罐顶中心应对称布置;
3 )若呼吸阀用在氮封罐上,则氮气供气管的接管位置应远离呼吸阀接口,并由罐顶部插入储罐内约 200mm ,这样氮气进罐后不直接排出,达到氮封的目的。阻火呼吸阀工作原理是用弹簧限位阀板,由正负压力决定或呼或吸。呼吸阀应该具有泄放正压和负压两方面功能,具体:当容器承受正压时,呼吸阀打开呼出气体泄放正压;当容器承受负压时,阻火呼吸阀打开吸入气体泄放负压。由此保证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容器安全。 一种是达到一定压力时,进行呼或吸。另一种是设计成纯粹只呼不吸。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阻火呼吸阀都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保障人们的生活俺去,也可以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这样好的东西,一定要运用起来,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保驾护航。具有阻火器与呼吸阀为一体的功能,结构轻巧,安装方便。它是石化储罐*的新型安全设备,适用闪点低于28℃的甲类油品和闪点低于60℃的乙类油品。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苯、甲苯、乙醇等介质储罐使用,它在-35℃- +80℃的温度环境中正常工作。
上一篇:条纹塑料彩条布样品图
下一篇:加厚防渗水彩条布产品简介
-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