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植物区分共生与免疫信号的分子机制
资料类型 | png文件 | 资料大小 | 29963 |
下载次数 | 75 | 资料图片 | 【点击查看】 |
上 传 人 | 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植物区分共生与免疫信号的分子机制 |
- 【资料简介】
- 中国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课题组题研究揭示了植物识别并区分共生真菌与病原真菌信号分子的机制,为全面理解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过程中的免疫抑制提供了新视角。菌根共生是自然界泛的共生,控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在菌根共生中,植物把光合作用产物-碳源主要以脂肪酸的形式传递给菌根真菌,固定在土壤(Jiang et al., 2017 Science);植物通过菌根真菌高效率从土壤获取磷、氮等营养(Wang et al., 2014 Plant Cell; Wang et al., 2017 Molecular Plant)。菌根共生的建立依赖菌根因子受体OsMYR1-OsCERK1识别菌根因子(Zhang et al., 2015 Plant Journal; He et al., 2019 Molecular Plant),并激活菌根因子信号通路(Yu et al., 2014 Cell Research; Jin et al., 2016 Nature Communications; Jiang et al., 2018 Molecular Plant)。自然界中,除了互惠互利的共生菌,还存在大量的病原菌。植物如何区分共生或病原微生物,是驱动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研究发现,水稻共生受体和免疫受体之间的竞争区分共生和免疫信号。一方面,菌根因子共生受体OsMYR1及其配体CO4抑制OsCERK1与OsCEBiP形成免疫受体复合物,削弱了病原菌特征分子引起的免疫反应。遗传上,OsMYR1过表达植株对稻瘟病菌更敏感,而Osmyr1突变体表现出更高的抗性。另一方面,OsCEBiP可以结合OsCERK1,抑制OsMYR1-OsCERK1共生受体复合体的形成。Oscebip突变体在菌根共生早期表现出较高的菌根真菌侵染率。这些研究表明,OsMYR1和OsCEBiP两个受体竞争结合OsCERK1,从而决定了共生和免疫信号的特异输出
上一篇:D971F电动软密封蝶阀
下一篇:D971智能电动调节蝶阀
-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