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膜分离技术的简单介绍

2022年10月28日 09:52:09人气:1675来源:诸城市吉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资料类型jpg文件资料大小97003
下载次数12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
上 传 人诸城市吉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需要积分0
关 键 词膜生物反应器
【资料简介】
  膜分离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它的*大特点是分离过程中不伴随有相的变化,仅靠一定的压力作为驱动力就能获得很高的分离效果,是一种非常节省能源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半透膜将废水分开进而使某些溶质或溶剂渗透出来的方法的统称。常见的膜分离法主要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渗透汽化等方法。
 
  (1)与常规过滤相比,微滤属于精密过滤,它是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孢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微滤操作有死端过滤和错流(又称切线流)过滤两种形式。死端过滤主要用于固体含量较小的流体和一般处理规模,膜大多数被制成一次性的滤芯。错流过滤对于悬浮粒子大小、浓度的变化不敏感,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应用,这类操作形式的膜组件需要经常进行周期性的清洗或再生。微滤膜分离过程是在流体压力差的作用下,利用膜对被分离组分的尺寸选择性,将膜孔能截留的微粒及大分子溶质截留,而使膜孔不能截留的粒子或小分子溶质透过膜。
 
  (2)超滤是在压差推动力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过程,它介于纳滤和微滤之间,膜孔径范围在1nm~0.055m之间。*早使用的超滤膜是天然动物的脏器薄膜。直至20世纪70年代,超滤从实验规模的分离手段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工业应用发展十分迅速。超滤所分离的组分直径为5nm~10m分,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和胶体。这种液体的渗透压很小,可以忽略。因而采用的操作压力较小,一般为0.1~0.5MPa,所用超滤膜多为非对称膜,通常由表皮层和多孔层组成。表皮层较薄,其厚度一般小于1所用,其膜孔径较小,主要起筛分作用。多孔层厚度较大,一般为125主要左右,主要起支撑作用。膜的水透过通量为0.5~5.0m /(m .m)。
 
  (3)纳滤膜分离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破坏生物活性,能有效地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和相对分子质量高于200的有机小分子,而使大部分一价无机盐透过,可分离同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实现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且成本比传统工艺低,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超纯水的制备、食品、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冶金等领域的各种浓缩和分离过程。
 
  (4)反渗透膜分离过程可在常温下进行,且无相变、能耗低,可用于热敏感性物质的分离、浓缩;可以有效地去除无机盐和有机小分子杂质;具有较高的脱盐率和较高的水回用率;膜分离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分离过程要在高压下进行,因此需配备高压泵和耐高压管路;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对进水指标有较高的要求,需对原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分离过程中,易产生膜污染,为延长膜使用寿命和提高分离效果,要定期对膜进行清洗。
 
  (5)电渗析法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进行选择性透过,使阴、阳离子定向迁移,从而实现水体中的溶质与水分离我国的膜技术在深度处理领域的应用与*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6)渗透汽化*先由Kober于本世纪初提出,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膜技术,它是利用膜对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溶解性不同,及各组分在膜中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原则上,渗透汽化适用于一切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具有一次性分离度高、设备简单、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尤其是对于共沸或近沸的混合体系的分离、纯化具有特别的优势,是*有希望取代精馏过程的膜分离技术。
 
2.jpg

诸城市吉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上一篇:讲解橡胶比重仪的原理

下一篇:了解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仪的原理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