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作者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
资料类型 | jpg文件 | 资料大小 | 166697 |
下载次数 | 1 | 资料图片 | 【点击查看】 |
上 传 人 |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压缩空气减压阀,压缩气体减压阀,减压阀 |
- 【资料简介】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
本系列减压阀属于先导活塞式减压阀。由主阀和导阀两部分组成。主阀主要由阀座、主阀盘、活塞、弹簧等零件组成。导阀主要由阀座、阀瓣、膜片、弹簧、调节弹簧等零件组成。通过调节调节弹簧压力设定出口压力、利用膜片传感出口压力变化,通过导阀启闭驱动活塞调节主阀节流部位过流面积的大小,实现减压稳压功能。陆地上的压缩机很常见——但是海上的压缩机呢?这是正确的!在船舶上使用空气压缩机也很普遍,船只、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船等都使用这种设备为其船上应用提供动力。然而,环境的差异使得船用空气压缩机的运行方式与内陆空压机略有不同。继续阅读以发现空气压缩机可实现的一些最常见的船舶应用。
启动空气。压缩空气在远洋船舶上用作启动大型柴油发动机的强大且可存储的能源。尽管在使用时空气以 <150 psi 的较低压力使用,但通常以较高压力储存以更好地利用空间,同时仍允许有足够的体积进行多次启动尝试。船舶运动和主辅发动机的控制也是由压缩机提供动力的相关应用。控制、仪表和工作空气。有许多需要压缩空气的车载系统和流程。发动机排放监测系统、节气门控制、控制阀和工具空气(用于凿子、钻头和磨床)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供水。在船上储存干净的水对于维持海上生命至关重要。压缩机对于为维持淡水供应的水载体加压以及将水从水载体分配给船上的用户至关重要。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产品作用
本产品主要用于气体管路,如空气、氮气、氧气、氢气、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气体。因此,在对系统有了明确的设计、计算后,以此来进行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借此推进系统的改造,可以更科学有效的加速造船业发展,并大大减少相关预算开支。目前,船用仿真系统中轮机模拟器主要模拟主推进装置、集控室、船舶电站等设备的性能,基本很难见到专门对压缩空气系统仿真模拟器的研究,市场对船舶压缩空气系统仿真模拟器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船舶压缩空气系统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研究也是必要的。
污水分解。车载污水处理系统由压缩空气提供动力,该设备在车载污水处理厂和进行有氧污水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紧急服务。空气压缩机对于为船上的安全功能提供动力至关重要,包括船哨和雾号!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压缩机还为进入海水的消防泵提供动力,以及在必要时为救生艇上下移动的电机提供动力。
船体润滑空气。当一艘船在水中移动时,它会遇到阻力。使用专门设计的船体,低压空气(由低压鼓风机产生)可以吹过小孔,在船体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该层将降低船舶的阻力,潜在的燃料消耗效率超过 25%,并显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氮气覆盖。使用 LNG(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源的船舶或运输 LNG 的船舶必须用氮气覆盖其燃料箱,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与其将氮气罐带到船上,不如在现场产生氮气更有意义。为此,船舶必须首先使用空气压缩机。
清洁 LNG 管道。在清洁 LNG 管道和储罐的过程中,也经常使用氮气(与空气压缩机一起)。由于它是一种干燥、无氧的惰性气体,因此使用氮气作为冲洗和/或净化船舶 LNG 罐发动机和燃料管线的试剂可以大大降低该过程中燃烧和爆炸的可能性。
属于先导活塞式减压阀,由主阀和导阀两部分组成。通过调节调节弹簧压力设定出口压力、利用膜片传感出口压力变化,通过导 阀启闭驱动活塞调节主阀节流部位过流面积的大小,实现减压稳压功能。主要用于气体管路,如空气、氮气、氧气、氢气、液化气、天然气等气体。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执行标准
设计规范:GB/T 12244
结构长度:GB/T 12250
法兰连接:JB/T 79
试验与检验:GB/T 12245
产品标识:GB/T 12220
供货规范:JB/T 7928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产品型号
YK43X/F-16C(25,40,64,100,160)
YK43X/F-16P(25P,40P,64P,100P,160P)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性能范围
公称压力(MPa)
1.6
2.5
4.0
6.4
10.0
16.0
壳化试验压力(Mpa)
2.4
3.75
6.0
9.6
15.0
24
密封试验压力(Mpa)
1.6
2.5
4.0
6.4
10.0
16.0
最高进口压力(Mpa)
1.6
2.5
4.0
6.4
10.0
16.0
出口压力范围(Mpa)
1.0-1.0
0.1-1.6
0.1-2.5
0.5-3.5
0.5-35
0.5-45
压力特性偏差(Mpa)△P2P
GB12246-1989
流量特性偏差(Mpa)△P2G
GB12246-1989
最小压差(Mpa)
0.15
0.15
0.2
0.4
0.8
1.0
渗漏量
GB12245-1989
其他标准
其他非标定制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流量系数(Cv)
DN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Cv
1
2.5
4
6.5
9
16
25
36
64
100
140
250
400
570
780
1020
1500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主要零件材料
零件名称
零件材料
阀体阀盖底盖
WCB
阀座阀盘
2Cr13
缸套
2Cr13/铜合金
活塞
合金铸铁
导阀座导阀杆
2Cr13
主阀弹簧
1Cr18Ni9Ti
导阀主弹簧
50CrVA
调节弹簧
60Si12Mn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外形结构图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外形尺寸(PN1.6-4.0)单位:mm
公称通径
DN外形尺寸
L
H
h
1.6/2.5MPa
4.0MPa
15
160
180
295
90
20
160
180
330
98
25
180
200
330
110
32
200
220
330
110
40
220
240
345
125
50
250
270
345
125
65
280
300
350
130
80
310
330
385
160
100
350
380
385
170
125
400
450
400
200
150
450
500
415
210
200
500
550
475
240
250
650
525
290
300
800
580
335
350
850
620
375
400
900
660
405
450
900
730
455
500
950
750
465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外形尺寸(PN6.4-16.0) 单位:mm
公称通径
DN外形尺寸
L
H
h
6.4MPa
10.0/16.0MPa
15
180
180
305
105
20
180
200
340
105
25
200
220
340
120
32
220
230
340
120
40
240
240
355
135
50
270
300
355
135
65
300
340
360
140
80
330
360
395
17
100
380
400
185
125
450
415
215
150
500
430
225
200
550
495
260
250
650
545
310
300
800
600
355
350
850
640
395
400
900
690
435
500
950
780
495
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安装说明
①为了操作和维护方便,该气体减压阀一般直立安装在水平管道上,横向安装须特别说明。
②安装时应注意使管路中介质的流向与气体减压阀休上所示箭头的方向一致。
③为了防止气体减压阀后压力超压,应在离阀出口不少于4M处安装一个安全阀。
气体减压阀是气动控制阀的附件,主要作用是将气源压力降低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使控制阀获得稳定的气源动力进行调节和控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膜片式、弹簧膜片式、活塞式、杠杆式和波纹管式;按阀座数量可分为单座式和双座式;根据椎间盘的位置可分为积极作用型和反应型。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的安装步骤:
1。打开气瓶阀,然后迅速关闭。操作时,注意不要面对气瓶阀出口。
2。确保减压器的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气瓶的供气压力,逆时针方向松开减压器的调压手轮。否则,高压气体进入减压器时的初始瞬时压力会损坏减压器及下游设备,严重时会危及人身安全。确保减压器入口处没有油脂或污染物。
3。将减压器进气螺母拧到瓶阀出口螺纹上,用扳手拧紧螺母。如果连接螺纹变形,不能强行连接,否则会损坏减压器进气螺母的螺纹,造成严重事故。禁止用油腻的手或工具触摸气瓶阀和减压器;因为油脂遇到高压氧会爆炸。
4。如果连接减压阀是为了准备火焰焊接或切割,防回火装置是必须连接的部件之一。船舶上使用压缩空气减压阀技术参数防止回火
减压器连接到减压器的出口。用扳手拧紧连接螺母。火焰焊接或切割可能导致回火。如果没有防回火装置,可能会损坏设备,危及人身安全。当气体减压阀停止用气时,逆时针松开手柄,主弹簧恢复原状,阀门被压缩弹簧密封。当调节压力超过一定允许值或减压阀失效时,安全阀会自动开启排气。
-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