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全新无酸蓄电池推出 铅氧电池通过检测
资料类型 | 文件 | 资料大小 | 0 |
下载次数 | 0 | 资料图片 | 【点击查看】 |
上 传 人 | 默认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 【资料简介】
一种全新的无酸蓄电池——铅氧蓄电池上月底在天津通过了国家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延续一个半世纪的蓄电池历史被中国人改写。这种全新蓄电池有望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发明铅氧蓄电池的是兄弟俩——张西琮、张西玟,他们所领导的陕西中和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历了长达6年、无数次挫折和失败之后,终于在蓄电池电解液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配制出一种复合盐类水溶液替代传统的稀硫酸水溶液。由于陕西没有的检测机构,因此他们将自己的成果带到天津接受鉴定。
据介绍,此次送检的三种电池均为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产品(非实验室产品)。它们分别是汽车启动电池、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专家表示,由于“铅氧蓄电池”生产工艺*、结构简单合理,极易形成规模化批量生产,甚至将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生产线稍加改造后即可转产。
铅氧蓄电池相比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具有节能优势。据介绍,传统铅酸蓄电池生产的化成工艺过程用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7-10倍,铅氧蓄电池仅需额定容量的4-5倍;铅酸蓄电池使用的充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1.3-1.4倍,而铅氧蓄电池仅为1.04-1.06倍;铅氧蓄电池采用的复合盐类是利用钢铁煤焦化企业排放废物经简单化学合成而获得。
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铅氧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大为降低。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00多万只、超过30万吨的铅酸蓄电池报废,铅酸电池在报废、处理和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砷、铅、镉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比生产过程更为严重。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启星说,铅酸蓄电池的固态、气态污染可以消除,但无法避免水溶性铅重金属离子的污染。“铅氧蓄电池”的生产工艺虽与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工艺相同,但由于采用盐的水溶液代替稀硫酸,铅离子浓度很低,近乎无任何污染排放,极大地减少了铅污染的危险性。
张氏兄弟已获得铅氧蓄电池方面的3项中国国家发明。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提出的(科技查新报告)显示,目前尚无同类技术。
环保学者、天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启星认为,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和环境危机,铅氧蓄电池的问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