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废渣变水泥中国发明“凝石”技术
资料类型 | 文件 | 资料大小 | 0 |
下载次数 | 0 | 资料图片 | 【点击查看】 |
上 传 人 | 默认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 【资料简介】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仿地成岩的新型建筑胶凝材料--“凝石”。这种将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磨细后再“凝聚”而成的“石头”,与寻常水泥相比,在强度、密度、耐腐蚀性、生产成本和清洁生产等许多方面表现十分突出。“凝石”技术是国家*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的一项研究成果。由清华大学孙恒虎教授发明的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已获得多项国家。这一技术已于12日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项目鉴定,下一步将提请国家863计划的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地质学研究表明,天然火山灰等物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沉积、变质过程,可以转变为长期稳定存在的铝硅酸岩石。而“凝石”技术正是依据大地成岩原理,以各种工业废弃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为主体原料,配以少量成岩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生产出高性能的新型建材--硅铝基类水泥产品。专家认为,“凝石”与普通水泥相比,具有多种优点,比如:生产过程实现“冷操作”,节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生产过程大量减少烟尘,不破坏天然资源,不污染环境;“凝石”混凝土的强度、密度、耐腐蚀、抗冻融等方面的性能优良;以各种废渣为原料,“吃渣量”可达90%以上,是处理废渣的zui有效方法;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等。
目前,这一技术已走出了实验室,进入了中试阶段,在吉林、河北等地分别建立了生产线。产品在道路工程、厂房建设、基础工程、矿业工程及混凝土制品方面得到规模化应用,得到用户好评。
多位专家认为,“凝石”技术对破解我国一些产业的环境和资源瓶颈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有数十亿吨的固体废弃物,仅煤矸石一种就高达34亿吨。这些固体排放物还以每年10亿吨的速度增加,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仅粉煤灰一项,全国每年的处理费用就达60亿元。此外,我国适宜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可开采储量为250亿吨,以2003年的水泥产量计算,仅够用30余年。而一旦采用“凝石”技术,这些数量巨大的固体废弃物将变成生产类“水泥”胶凝材料--“凝石”的上佳原材料。有专家表示,人类在建筑胶凝材料方面,已经历了千年的石灰“三合土”时代,百年的水泥“混凝土”时代。“凝石”技术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人类即将迎来新的“凝石”时代。
-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