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量子中继器实验被实现

2013年06月09日 09:43:28人气:195来源: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

资料类型jpg文件资料大小602208
下载次数14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
上 传 人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 需要积分0
关 键 词量子中继器实验被实现
【资料简介】

量子中继器实验被实现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上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这种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被读出并转化为光子纠缠,以进行进一步的传输和量子操作。该实验成果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急需的“量子中继器”,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zui终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8月28日出版的科学期刊《自然》,以《量子中继器实验实现》为题发表了这项重要研究成果。

    目前,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通信具有率和安全等特点,因此成为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然而,作为量子通信的基本资源,脆弱的纠缠光子极易被信道吸收,造成信号随通信距离指数衰减、误码率提高进而导致通信失败。因此,目前量子通信的距离被限制在100公里的量级。类比于传统通信中为了补偿信号衰减而建立的中继器,奥地利科学家在理论上提出,可以通过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纠缠交换和纯化技术的结合来实现量子中继器,从而zui终实现大规模的远距离量子通信。

    据悉,潘建伟及其奥地利的同事分别在1998年和2003年从实验上实现了纠缠交换和纠缠纯化,但是量子存储的实验实现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中科大教授段路明及其奥地利、美国的合作者曾于2001年提出了基于原子系综的另一类量子中继器方案,该方案具有易于实验实现的优点,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这一类量子中继器方案存在着对于信道长度抖动过于敏感、误码率随距离增加而增长过快等严重问题,无法被用于实际的远距离量子通信中。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潘建伟和他的同事陈增兵、赵博等,于2007年提出了具有存储功能并且对信道长度抖动不敏感、误码率低的率量子中继器的理论方案。同时,潘建伟小组及其德国、奥地利的同事经过多年的合作研究,在逐步实现了光子—原子纠缠、光子比特到原子比特的量子隐形传态等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zui终从实验上实现了此类量子中继器。

    由于量子中继器的实验实现在量子信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自然》杂志为此专门向有关科学新闻媒体发布了题为《量子推动》(Quantum Boost)的新闻稿,称赞该工作“扫除了量子通信中的一大绊脚石”。



 

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作者

上一篇:voc废气处理设备相关原理概述

下一篇:在农村有哪些相对比较传统的日常生活环保污水处理方法?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