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纳米反应器研究取得新成果

2013年07月22日 11:01:54人气:625来源: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

资料类型jpg文件资料大小602208
下载次数224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
上 传 人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 需要积分0
关 键 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纳米反应器研究取得新成果
【资料简介】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纳米反应器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启华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纳米反应器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新成果。相关结果以研究通讯的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 Chem. Int. Ed., 202, 5(36), 964–968.),并被选为当期的“热点论文”。

  在自然界中,化学转化往往以串联反应的形式在限域的空间内完成,这种限域的空间可以是几个纳米的酶也可以是微米级的细胞。受自然界的启发,化学家尝试构建各种微/纳米反应器,以期能够实现和连续的化学转化。杨启华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多年来在微/纳米反应器的合成和催化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发展了有机硅源辅助溶解无机氧化硅的制备“蛋黄-蛋壳型”纳米反应器的新方法(Chem. Mater., 20, 23, 3676),向核-壳氧化硅的合成体系中添加有机硅源,可以在构建有机氧化硅外壳的同时诱发无机氧化硅的溶解,从而形成“蛋黄-蛋壳型”纳米材料。

  zui近,该研究组基于前期的研究进展,通过引入氧化硅牺牲层,实现了不同无机氧化硅层的选择性溶解,得到具有蛋黄-蛋壳型结构的纳米材料。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在核或壳的形成过程中可控引入不同的功能基团,从而选择性地对材料的核或壳进行功能化。基于以上方法,该研究组成功制备了具有碱性核和酸性壳的“蛋黄-蛋壳型”纳米反应器,并且通过表征证实了酸、碱基团是分别分布在材料的壳和核上。该纳米反应器在Deacetalization– Henry串联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很多具有后修饰潜能的功能基团(-NH2, -SH等)和纳米粒子(Pd, Pt等)可以被的引入到材料的核或壳中。

  可以预见,该方法可实现不同种类活性组分(比如聚合物、酶等)的定位,为制备多功能的纳米反应器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Materials Views China杂志以“具有碱性核和酸性壳的纳米反应器”为题,对该研究工作作了专门评述,高度评价了该研究工作的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的资助。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纳米反应器研究取得新成果

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作者

上一篇: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下一篇:信得过产品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