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诚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发现人体对艾滋病感染的“警报器”
资料类型 | jpg文件 | 资料大小 | 112266 |
下载次数 | 76 | 资料图片 | 【点击查看】 |
上 传 人 | 上海诚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艾滋病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艾滋病疫苗 |
- 【资料简介】
美国华人学者陈志坚*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能识别艾滋病病毒的受体。当人体出现感染迹象时,它就会“拉响警报”。这一成果对开发艾滋病药物与疫苗或许将有很大帮助。
陈志坚现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对*记者介绍说,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艾滋病病毒入侵后人体内的警报系统,但这一系统会被艾滋病病毒本身某些机制掩盖,所以此前花费大量时间与资金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这是艾滋病疫苗至今没有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
陈志坚*的研究小组用生物化学手段提纯蛋白质,找到了一种叫做的cGAS的酶。他们发现,这种酶可作为艾滋病病毒及其他逆转录病毒的免疫感测器,并为此做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一是将这种酶从细胞内去除,结果细胞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无法出现免疫反应;二是如果这种酶不去除的话,它就可以识别艾滋病病毒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并与之结合成一个叫做cGAMP的小分子,而cGAMP能激活免疫反应来抗病毒。
陈志坚打比方说,艾滋病病毒好比进入人体的“小偷”,cGAS好似人体警报系统将其识别,识别后会形成“信使”cGAMP,通过这个“信使”把“小偷”进来的消息传给“*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让“*局”调动一切力量抓捕“小偷”。
对于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陈志坚表示,这意味着或许可以用cGAMP这个小分子做艾滋病病毒及其他逆转录病毒的疫苗。今后还应利用cGAMP进行是否具有治疗功效的试验。陈志坚说,他们的成果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